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师说,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潜力,就如每一粒米都有它的潜力一样。有人问,米有什么潜力呢?大师问,你看过酿酒吗?酿酒师把米蒸熟,再把蒸熟的米放进缸里,然后把缸密封起来,让米与外界隔绝,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一段时间后,缸里那质朴的米就酿成醇香的酒。这时,几元钱一斤的米开始成为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酒,这就是米的潜力。
大师顿了顿,继续问,米的潜力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从它在缸里密封的那一刻开始的,从它隔绝外界的喧嚣和繁华开始,是黑暗、孤独、寂寞、沉静酿就了它的潜力。
每一粒米的潜力,是由黑暗、孤独、寂寞、沉静“酿”成的,每一个人潜力的挖掘和开发,也是如此,大师说。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梅花香自苦寒来
腊月,寒冷的北风猛烈地刮着,向我们扑来,冰冷刺骨。远处,飘来一丝丝、一缕缕幽芳……。原来,那就是梅花,我忠爱的——坚强不屈的梅花。
“多美的花啊”!我不禁赞叹道。那一朵朵新开的腊梅,花瓣晶莹剔透,略带点鹅黄,象琥珀或玉雕成的,很有玉洁冰清的韵致。整朵花看起来,是如此娇小,却散发着沁人肺腑的清香。那清香,仿佛渗透了每一个空气分子,熏的人都要醉了。红梅也不甘示弱,在纯白、晶莹的雪的完美衬托下,显得如此冷艳,真所谓“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我奔跑着,象一头欢快的小鹿,而爸爸的脸色却十分平和,依旧紧跟在我身后。
香味儿越来越柔和,跑到梅林深处,我猛地一下扑在雪地里,呼吸着来自梅林香雪的气味儿……。
不知何时,爸爸已来到我身旁。他深吸一口气,用温和的语气轻声对我说:“小郭,你觉得这梅花好看吗?”
“好看”!尤其是这清香,真诱人呀!”我大声回答着。
“那你知道这梅花为什么如此迷人吗?”
我爬起身,思考了片刻,摇摇头,用疑惑的目光,望着父亲。
父亲笑了笑说:“就是因为这梅花的香是来自寒冷的”!娇艳的牡丹只有在夏天,才露出笑脸,而梅花却不同。小郭,只有坚强不屈,努力克服困难,从不颓丧,也不退缩,最终你才会拥有累累硕果。这就是梅花开在风霜里却依旧傲然挺立,飘香十里的精神。听了这段话,我脑海里忽然闪现出爷爷常说的那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啊,梅花的精神的确值得我学习!
闻着花香,我渐渐想起一位位拥有梅花精神的伟人:岳飞,为了抗金,报效朝廷,顽强不屈;文天祥,在敌国无数丰厚的诱惑面前,依旧不屈服,还欣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寒青”的千古名句。还有郑成功,有人说郑成功是为收复台湾而生,也是为它而死的。的确,郑成功为了台湾的收复,历经风霜,带领着人民,艰苦奋斗,抗击荷兰侵略者,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终于,让久别的台湾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北风依旧“呼呼”地刮着,刮得我瑟瑟发抖,而“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却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材料,提炼观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行文:厚积而薄发、刀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