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到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到达北京,乾隆帝在致英王信中指出:“至尔国王 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則与天朝体制不合,此不可行. 来东西各国有愿来天朝当差之人,即遵用天朝服色,安置堂内,永远不准复回本国,此系天 朝定制1793年幕府派宣谕使到松前与俄国拉克斯曼使团接洽,双方交涉了三天,日本坚 持锁国,但也留有余地,认为“如热切希望,亦可至长崎听候该地处置”。

材料二 1816年嘉庆帝向曾担任过广东巡抚的孙玉庭询问英国是否真的富强?孙答曰: “彼国大于西洋诸国,故强,但强由于富,富则由于中国•”嘉庆问其故?孙答曰:“彼国贸 易至广东,其贸易换茶叶回国时,转卖于附近西洋各小国,故富,因富而能强.西洋诸国之 需茶叶,亦犹北边之需大黄,我辈若禁茶出洋,则彼穷且病,又安能强? ”据统计,1790 1830年的40年间,日本知识阶层介绍海外知识的著作有78种,地图50种,远远超过同一 时期的中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存朴《西方国家的外交、武力冲击与中日两国的回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政府面对西方冲击的反应有何异同?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的角度简要评述19世纪前期中日两国知识 阶层对西方冲击的回应。(6分)

答案

12分)

1)同: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2分)异:中国坚持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制,以天朝上国自居;日本无强烈的自我意识,政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4分)

2)中国知识阶层对西方有一定的了解,但得出英国富强依赖中国的结论着实荒谬(没有看到西方富强的原因),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3分)日本知识阶层加紧了解西方,学习西方,迫切要求改变现状,为日本现代化的起步作了思想舆论准备。(3分)

相关题目

某班有50人,其中30名男生,20名女生,现调查平均身高,已知男、
某班有50人,其中30名男生,20名女生,现调查平均身高,已知男、女生身高明显不同,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则抽取的男、女生人数之差为(    )A.5      
关于蒸馏和萃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
关于蒸馏和萃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的液体中      B.冷水从冷凝管下口进入,上口流出 C.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
读“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
读“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四地由南向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
Not until the train pulled into the next station ______ her suitcase gone. A. Ma
Not until the train pulled into the next station ______ her suitcase gone. A. Mary had found                B. had Mary found C. did Mary find                    
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梁等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将
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梁等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将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B.倡导民主和科学 C.确立“中学为体,西
He     me to go,but I refused. A、persuaded          B、made
He     me to go,but I refused. A、persuaded          B、made      C、urged              D、suggested
My grandfather spends most of his time _______ because he loves nature.    A.
My grandfather spends most of his time _______ because he loves nature.    A. outdoor     B. outdoors      C. indoor      D. indoors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荔枝香近 宋•周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荔枝香近 宋•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①,细响当窗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