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载:“洪武三年(1370年),山西行省言: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烦。请令商人於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一种商业凭证)。商人鬻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如此则转运费省而边储充。帝从之,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材料表明,明初商人从开中法的实施中得到的最大经济利益是( )
A.获得边境军需物资的垄断性经营权 B.获得政府给付的高额运输费用
C.获得政府特许的日常必需品专卖权 D.获得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移的机会
《明史》载:“洪武三年(1370年),山西行省言: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烦。请令商人於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一种商业凭证)。商人鬻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如此则转运费省而边储充。帝从之,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材料表明,明初商人从开中法的实施中得到的最大经济利益是( )
A.获得边境军需物资的垄断性经营权 B.获得政府给付的高额运输费用
C.获得政府特许的日常必需品专卖权 D.获得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移的机会
C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召商输粮而与之盐”和所学史实中国古代从汉朝时期开始一直是盐铁官营,到了明朝初期允许商人进入,说明政府允许私商进入特许的日用品专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