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四川眉山《论语》十则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2002年四川眉山《论语》十则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⑷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⑸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愠:恼恨,怨恨 B.不耻下问 耻:耻辱,羞耻。

C.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愉快。 D.默而识之 识: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可以师矣    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

B.学而不思    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C.不学则殆     有卖炭翁释担

D.善者而从之    天将降大会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断地学习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当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当中最优秀的去学习,其中不优秀的注意改正他们的缺点。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断地学习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不应当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不应当感到厌倦。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课文中所选六则,有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语言精练,含义丰富,耐人寻味。

B.第(1)则共三句话,分别从学习是愉快的事,与人探讨是一种乐趣,不怨恨别人三个方面既谈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也讲到个人修养问题。

C.第(3)则讲的是学习方法。

D.第(5)则既讲了学习方法也讲了学习态度。

答案

1.B

2.C

3.A

4.B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1-22题。(4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1-22题。(4分)                               泊秦淮                           (唐)杜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的“现代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的“现代价值”(节选) 钱理群 ①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
已知x、y都是实数,且,则=      
已知x、y都是实数,且,则=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2(g)+Y2(g)⇌2XY(g),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2(g)+Y2(g)⇌2XY(g),已知X2、Y2、XY三者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处于平衡,此
如果圆锥的底面周长是20,侧面展开后所得的扇形的圆心角为
如果圆锥的底面周长是20,侧面展开后所得的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则其侧面积为            (结果用含的式子表示).
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 A.完全一致        B.大同小异          C.正好相反   
如右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BD经过坐标原点,矩形的边分别平
如右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BD经过坐标原点,矩形的边分别平行于坐标轴,点C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点A的坐标为(-2,-2),则k的值为         
检验集气瓶中氯气是否充满的正确方法是() A.干燥的碘化
检验集气瓶中氯气是否充满的正确方法是() A.干燥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瓶口 B.湿润的酚酞试纸放于瓶口 C.把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放在瓶口 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