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文明在许多个世纪之前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地形地貌肯定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希腊大陆众山林立,许多小山谷因为岩石地形的阻隔而被相互隔离开来,各自封闭。这可能有助于说明希腊精神中独立性的起因。
——彼得·阿克罗伊德《古代希腊》
材料二 孟德斯鸠是最早调查天气对社会影响的人。在1748年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他曾对人类性格和政府以及影响它们的气候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他总结说,生活在寒冷国家的人对细微的体验或细致的情感并不敏感,而生活在较温暖气候区的人情感更加外露和多变。
——劳拉·李《天气改变了历史》
材料三 在最近两个世纪,随着更多的国家进行工业化,工业产出的规模加大,污染量已急剧的增加,而随着越来越多地使用复杂的人工化学品,污染也变得更加危险。污染的后果已从工厂的临近地区,通过跨国污染如酸雨,使有毒物质扩展到世界上最遥远的地区。
——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材料四 各国温室气体的相对排放量为:美国30.3%,欧洲27.7%,俄罗斯13.7%,东南亚、南亚和中国、蒙古、朝鲜、韩国共占12.2%。对此,拥有更多新技术的人们应该有更多的道德约束,从而理智地使用新技术。行动起来吧,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我们通过独立战争创造了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通过南北战争我们废止了奴隶制;我们认识到妇女应该享有选举权;我们同时赢得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场反法西斯战争,并且迎来了后来的和平;我们面对废除种族隔离得到的挑战,通过权利法案以补救对少数群体的不公正待遇。
——阿尔·戈尔《难以忽视的真相》
材料五 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曲终人散。192个国家首脑的到场吵了13天,全球数十亿人关注,数十万人上街示威,数千人的媒体报道队伍。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将气候问题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政治前沿。然而,讽刺的是乱糟糟的两周后,终于有了一份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会谈几乎交了白卷。而下一次振奋全球政治意愿的机会,可能要等到一场惊人的气候灾难之后。
——《地球的悲哀》,2009年12月24日《南方周末·绿色》
材料六 森林法规的历史也是森林法规被践踏的历史。颁布新法规的理由常常是因为过去的法规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地执行。许多林业官员根本没有兴趣注意禁令,因为他们靠罚金生活。
——约翰希姆·拉德卡《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
(1)以上材料反映人们在环境气候问题上有什么共同认识?
(2)材料一、二认为环境气候对人类社会有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四反映环境气候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影响是什么?这种问题有什么特点?
(4)材料四反映的阿尔·戈尔的主要认识是什么?
(5)综合材料五、六,对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