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A |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 | 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 |
B | 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 | 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将FeCl2溶液滴加到少许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 FeCl2具有漂白性 |
D | 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 溶液中有Fe3+生成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A |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 | 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 |
B | 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 | 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将FeCl2溶液滴加到少许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 FeCl2具有漂白性 |
D | 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 溶液中有Fe3+生成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A错误;B、常温下铝箔插入浓硝酸中钝化,无明显现象,但钝化是化学变化,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B错误;C、氯化亚铁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C错误;D、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能把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铁离子与KSCN溶液反应显红色,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