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邂逅 [俄罗斯]克拉夫琴科 1964年春天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邂逅

[俄罗斯]克拉夫琴科

1964年春天的一天,我在一位战友家做客后,从农村回到城里。离城里已经没多远了,这时我看见前面有一个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的短皮大衣,脚上套着一双胶皮毡靴,头上戴着护耳皮帽。他沿着路走,小心翼翼地。我迈大了步子,赶上了他。我把大衣敞开,让胸前的奖章都露在外面,向他打招呼。

 “进城吗,大伯?”我问道。

 “是啊,孩子,进城去。”他点点头。

 “那正好,我们同路。办什么事情?不保密吧?”当我们并排走时,我好奇地问。

 “去打证明,孩子,我需要打张证明。”他叹口气说。

 “什么证明呀?”

答话之前,他先用手捂着嘴咳嗽了一声,又聚精会神地望了我一眼,再悄声细语地对我说:“孩子,我要一张写着我儿子格里沙还活着的证明,还要盖上大印。”

 “既然还活着,那要证明干什么?”我感到很诧异。

 “一切的不幸,都是由于……”沉默了片刻之后,他低声说,“我的格里沙已经不在了。他牺牲了。阵亡通知单我都收到了。”

 “既然牺牲了,那你为什么……”我惊讶的问道。

 “我这就告诉你,孩子,一五一十地对你讲,”他匆匆忙忙地说,“我这就……”

又有一段时间,我们默默地走着。

“阵亡通知单是谢苗给我送来的,他是我们的乡邮员,”老人突然说起话来,“有一天,我在院子里面整修草棚,我的老伴生病了,躺在小木屋里。就是这样,我只读到他牺牲得很英勇,就再也读不下去了。再往下读,又有什么意思呢?我虽说是个庄稼汉,但也懂得,没有死亡的战争是不存在的,我自己也参加过战斗,尽管,我悲痛得都要大声疾呼了。而对老太婆,你要怎样去解释呢?这是没法向她解释清楚的。她是做母亲的人……这你知道,对于做母亲的人来说,活着的意义也就是为了孩子。于是,我把阵亡通知单撕掉了,并告诉谢苗,这件事情叫他不要声张。战争还在进行。在农村,得到了阵亡通知单的人,就不可能再知道部队的消息了。可我的老伴还在等,我也和她一起在等。战争结束了。有的人回来了,有的人不在了,”老人心情沉重的叹口气,“后来,我想出一个主意,——是谁指点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就对老太婆说,我们格里沙没有回家,因为要在部队继续服役。把他留在部队是工作需要,因为他大学毕业了,会说外国话。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没有写信,这是规定,是部队纪律。开始时,她不相信,久而久之,也就信以为真了。医治母亲心病的良药,莫过于期望了。而这事……”老人绝望地摆了摆手,“在我们那个村子,每到晚间,老太婆们便喜欢聚集在一起叙谈。有一次,当我的老太婆谈起格里沙的时候,一个小孩插话,听说有一种专供侦察兵使用的通信系统,据说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寄信回家,不会损坏。他还拿出一本什么样的书,说书上写得清清楚楚。于是,老太婆马上热泪盈眶。只要一提到儿子,她不是哭诉不停,就是默默发呆。昨天她又病倒了。要是我没有给她带去这张证明,她肯定活不成的。”老人悲伤地摇摇头,“要能开到这张证明就好啊……”他沉默一会儿,“要开个证明,证明上应该这样写:尊敬的阿格里宾娜·玛克西莫夫娜,您的儿子格里沙在部队服役……还要盖上大印。你看怎样,孩子,他们能给我开证明吗?”

我掩上大衣衣襟,用肯定的口吻说了一句:“会给你开的,大伯。”

7.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中的“我”是一位多次立下战功的军人,不仅喜欢长时间在别人家做客,而且喜欢把大衣敞开,让胸前的奖章都露在外面。

B.老人在说要打一张儿子还活着的证明时,先捂嘴咳嗽,再望“我”一眼,最后悄声细语,表明老人谨慎、不愿张扬的心理。

C.老人在收到儿子阵亡通知书后,虽然很悲痛,但他知道儿子为谁而死;而其妻子不通情达理,于是老人没有办法只好瞒着她。

D.小说结尾写“我”“用肯定的口吻”回答老人问题,说明“我”一定能帮助老人打一张其儿子还活着的证明,哪怕与法规不符。

E.本篇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是由“我”与老人的对话构成,这样写可以使得情节紧凑集中,节省了解说相关事件的笔墨。

8.小说开头从路遇老人写起有什么好处?

9.小说中“我”的情感从前到后有哪些变化?请概括分析。

10.有人建议把标题“邂逅”改为“证明书”,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答案

7.BE(答B项3分,E项2分,D项1分)

8.内容上,写“我”在回城路上偶遇老人,试图向他显摆奖章。结构上,交代事情的缘起,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9.骄傲(由把大衣敞开,让胸前的奖章都露在外面可以看出)——好奇(由看到穿着破旧大衣的大伯进城可以分析出)——诧异(由“既然还活着,那要证明干什么?”的提问可分析出)——惊讶(由既然死了,可还要写活着的证明来分析得出)——羞愧、敬仰(由“掩上大衣衣襟,用肯定的口吻”说话可以分析出)

10.观点一:用“邂逅”做标题更好。理由: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情境,交代故事是在“邂逅”中发生的。②体现了故事的情节,老人与我“偶遇”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③能产生悬念,吸引读者。看了标题,人们就会想究竟在“邂逅”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从而不由自主地想要了解小说的内容。

观点二:用“证明书”更好。理由:①本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开活着的证明书”。②主人公“我”的情感变化转折点是明白了“开活着的证明书”用意而产生的。③“开活着的证明书”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老人先说要开证明,在“我”的追问下说“开活着的证明”;“我”不由产生疑问,“活着为什么要证明”;然后才知道死亡却要开活着的证明的原因,疑惑解除,但其行为令人震撼。④“活着的证明”本身形成矛盾性,吸引读者;且文章主旨不是通过“邂逅”来体现的,而是通过“证明”来突出的。

【解析】

试题分析:

7.A“喜欢长时间在别人家做客”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我”在战友家做客后回城。C“妻子不通情达理”错误,妻子想念儿子,这是做母亲的天性,文中并没有体现出妻子不通情达理。D“一定能帮助老人打一张其儿子还活着的证明,哪怕与法规不符”,从文中看来,应是人们都会因为这个故事感动而开出证明,并不是“我”能开证明。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分析文段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作品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

标题的作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2)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表明写作对象。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5)兴趣: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一个未装满饮料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4甲)
一个未装满饮料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4甲),然后反过来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4乙),两次放置饮料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甲、F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也称“诗三百”,收录诗歌300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比”“兴
在澳大利亚南部海滩,发现一群搁浅的鲸鱼,当地居民紧急
在澳大利亚南部海滩,发现一群搁浅的鲸鱼,当地居民紧急动员,帮助鲸鱼重返大海.他们用皮尺粗略测算出其中一头鲸鱼的体积约为3m3,则该头鲸鱼
 某汽车制造商在2015年初公告:随着金融危机的解除,公司
 某汽车制造商在2015年初公告:随着金融危机的解除,公司计划2015年生产目标定为43万辆.已知该公司近三年的汽车生产量如下表所示: 年份201220132014
目前,人类对水循环过程可施加影响的主要环节是(    )
目前,人类对水循环过程可施加影响的主要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人工降雨 C.地表径流       
(2015届四川达州中考)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得最多的一项是
(2015届四川达州中考)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得最多的一项是 A.麦穗(huì) 热泪盈眶(kuàng) 稽首(qǐ)淙淙溪流(zōng) B.骸骨(hái)  强聒不舍
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A. B. C. D
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A. B. C. D.
下列反应中,反应物中各元素都参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下列反应中,反应物中各元素都参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KNO3+S+3C=K2S+N2↑+3CO2↑B.2KMnO4K2MnO4+MnO2+O2↑C.2AgNO32Ag+2NO2↑+O2↑D.HgS+O2Hg+SO2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