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

某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设计方案: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氧气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如下图),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简  答

①称取3.2 g氧化铁与2 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48.48 g的玻璃管中,按上图装置连接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 g

(5)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 g,氧元素质量为0.96 g。

(6)得到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且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N2↑+2H2O

(4)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  有CO2气体生成

(6)根据(5)计算,反应后气体中的碳、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与假设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不符

(7)CO、CO2的混合气体  1∶1  2C+Fe2O32Fe+CO↑+CO2


解析:

本题考查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如果不排尽空气,那么空气中的氧气会与炭粉反应影响反应后生成气体的组成,所以利用稳定的氮气排空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气体生成。如果是二氧化碳,那么碳、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实际反应后气体中的碳、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说明产物不纯净,有CO;设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x,生成CO的物质的量为y,由题意可知:

   

    解得x=y=0.02 mol。

    所以CO、CO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比为1∶1,所以方程式如下:

    2C+Fe3O32Fe+CO↑+CO2↑。

相关题目

材料一: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
材料一: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
在2010年1月召开的西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在2010年1月召开的西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在提交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2010年西藏将依法加
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取三种花汁用稀酸溶液或
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取三种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检验,颜色如下: 花种类花汁在酒精(中性)中颜色花汁在稀酸中颜色花汁在稀碱中
下列物质一定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   ) A、空气     
下列物质一定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   ) A、空气           B、石灰水        C、矿泉水       D、食盐水
在盛有少量氯水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溴化钾溶液,再加入少
在盛有少量氯水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溴化钾溶液,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溶液呈橙色不分层 B.溶液分两层,上层呈
已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
已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D和
一物体从t=0时刻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后t0时刻到t0+T时
一物体从t=0时刻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后t0时刻到t0+T时刻的位移与t0+T时刻到t0+2T时刻的位移之比为1:2,则t0:T等于(            )     
It _______ them two weeks _______ the computer last year. A. takes; to work on
It _______ them two weeks _______ the computer last year. A. takes; to work on      B. spends; working on C. took; to work on       D. spent; working on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