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

沛雨量的夏季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

材料二: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家庭供养是农村养老的主体。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为何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传统社会以“孔孟仁政”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庭子女如不孝将受到舆论压力,而孝顺有加者可受到乡亲称赞和社会肯定,汉朝就有“举孝廉”官职。但是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元,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族邻里的互助。

材料三: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现过一个被刀子切过的蚕茧。在江苏吴江县钱山漾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绢片、丝带、丝线等。在殷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蚕”、“桑”、“丝”、“帛”等字,在一片甲骨文上还刻有“用三头牛祭蚕神”的内容。

材料四:唐朝《元和郡县志》画了一幅开元年间“唐代贡赋丝绵和丝织品州府分布图”,图上标明黄河流域贡赋丝绵和丝织品的州府比长江流域普遍。杜甫曾写“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诗,描绘齐鲁的丰饶景象。

(1)据材料一,说明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哪些特点?

(3)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在唐代之前一直在黄河流域,但从宋代开始中国的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请结合材料三、四,说明宋代之前中国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答案

(1)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治理黄河,应对自然灾害,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

(2)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养老的主体;讲究多子多福,子女孝顺;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能力差;讲究邻里互助。

(3)情况:丝蚕业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已出现。商朝时是重要的生产部门。西汉时生产规模很大,产量很高,东汉在西汉基础上又有了发展。直至唐朝时,黄河流域丝蚕业都远超江南,齐鲁更甚。

 

相关题目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是(    )A.有无细胞分裂B.有无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是(    )A.有无细胞分裂B.有无性别区分C.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D.是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天然放射性元素 Th(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
天然放射性元素 Th(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 Pb(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    ) A.铅核
用下列四套实验装置制取CO2气体,由于装置错误导致可能收
用下列四套实验装置制取CO2气体,由于装置错误导致可能收集不到CO2的是 A.              B.           C.         D.
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December is the       (twelve)
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December is the       (twelve) month of a year. 2.The movie Mr. Bean is a very       (succeed)comedy. 3.She brushes her       (too
甲、乙两容器内都在进行A→B的反应,甲中每分钟减少4 mol A
甲、乙两容器内都在进行A→B的反应,甲中每分钟减少4 mol A,乙中每分钟减少2 mol A,则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 ) A.甲快         B.乙快        
阅读文言文,完成21-24题。(15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
阅读文言文,完成21-24题。(15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1)“化学使天更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1)“化学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①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
.设a,b,m为整数(m﹥0),若a和b被m除得的余数相同,则称a和b
.设a,b,m为整数(m﹥0),若a和b被m除得的余数相同,则称a和b对m同余记为a=b(modm),已知则的值可以是(   ) A、2010             B、2011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