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年份(年)1920

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年份(年)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1945

1950

数量(百只)

130

200

398

990

1350

1290

1190

 

  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

    A.1925年~1930年              B.1930年~1935

    C.1940年~1945年              D.1945年~1950年

答案

B


解析:

种群变化率是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930年一1935年内种群变化率是(990-398)/(1935-1930)=118.4,1925年~1930年为14,1940年~1945年与1945年~1950年均为负值。

相关题目

把一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看到铜丝表
把一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看到铜丝表面生成黑色的__________,再迅速把铜丝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看到铜丝表面__________,反复多
某人从160°E,12°N的地方向南发射一枚射程为1110千米的导弹
某人从160°E,12°N的地方向南发射一枚射程为1110千米的导弹(在导弹飞出之前,导弹的制导系统失灵),那么导弹的落地点在 A.东半球,北半球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离子半径:Al3+>Mg2+>F-          
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是在下列哪个日期 A.3月21日   B
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是在下列哪个日期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读甲、乙两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关于①、②、③、④四
读甲、乙两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关于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为荒漠                 B.②地降水集中
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
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
过点T(1,―2),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P、Q两点,则T点到P
过点T(1,―2),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P、Q两点,则T点到P、Q两点的距离之积为___________.
如图,长方形ABCD中,AB=6,BC=8,点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把
如图,长方形ABCD中,AB=6,BC=8,点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把△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求BE的长?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