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

课内文言文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1.下列词语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距关,毋内诸侯

B.张良出,要项伯  

C.沛公奉卮酒为寿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在现代汉语里已不再使用的一项是(2分)

A.为之奈何                         B.约为婚姻

C.秋毫不敢有所近                   D.项伯许诺

1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之奈何                  君我呼入

B.吾得兄事之                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C.君安项伯有故            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所以遣将守关

14.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现在事情危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感谢项王。

B.①今天有急事,因为是旧交特意来告诉我。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感谢项王。

C.①今天有急事,因为是旧交特意来告诉我。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D.①现在事情危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15.《鸿门宴》中的刘邦这一人物形象,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人认为他是无赖。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加以评判,并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

11.C

12.B

13.C

14.D

15.我认为刘邦是个英雄,因为他懂得用人之道,有心计,很清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来不显得自作主张,二来能让部下觉得受重视。例如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实际上这明明是刘邦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却说别人劝他这么做的,可见他很聪明,还有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表面上,刘邦在问这可怎么办呀?实际上他心里也有想法,但他想听张良的建议。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说明刘邦很谨慎,他有怀疑的地方想要问清楚。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说明刘邦会做人,没有什么比尊敬和礼遇更让人高兴的了。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说明刘邦能审时度势,清楚以现在自己的实力敌不过项羽,尽量小心,不让项羽察觉到他有称王之心。综上所述,刘邦是个聪明而又识时务的英雄。

【解析】

1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应明白确定通假字的要领:当按照某字的平常意义不能解释全句意思的时候,就应当想到是不是通假字;通假字大多从同音字(或音近字)、形近字中寻找。题中,A句中,“内”通“纳”;B句中,“要”通“邀”;D句中,“倍”通“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白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然后再进行判断。其中,B项的“婚姻”在句中是“儿女亲家”之意,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题中,A项的“为”虽都作介词,但前者表对象,相当于“对”;后者表目的,相当于“替”。B项的“之”,前者作代词,指代“他”;后者作助词,置于主谓之间,可不译。C项的“与”,都相当于“和”(但此题命题怀疑有误:前者作介词,后者才是连词)。D项的“者”,虽都作助词,但前者表“(什么样的)人”,后者表“(什么)原因”。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①句中的“今”应译为“现在”;“急”是“危急”之意;“幸”是“幸亏”之意。②句中的“谢”是“道歉”之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答案并不唯一的探究题。答题时,要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鸿门宴》的具体内容举例作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若二面角α—l—β等于60°,A、B∈l,O∈α,AO⊥BO,AO和β所成角为
若二面角α—l—β等于60°,A、B∈l,O∈α,AO⊥BO,AO和β所成角为θ,BO和β所成角为φ,则cos2θ+cos2φ=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减缓锌和一定浓度盐酸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
为了减缓锌和一定浓度盐酸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向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措施可行的是 A. 升温                B. NaNO3溶液   
已知两椭圆ax2+y2=8与9x2+25y2=100的焦距相等,则a的值为(    )
已知两椭圆ax2+y2=8与9x2+25y2=100的焦距相等,则a的值为(    )A.9或           B.或           C.9或            D.或
下列交通工具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是 ①哥伦布航海时的船只  
下列交通工具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是 ①哥伦布航海时的船只       ②史蒂芬孙的“旅行者号”机车 ③富尔顿的克莱蒙号轮船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
将6mol CO2和8mol H2充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
将6mol CO2和8mol H2充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右图中
9.氧氟沙星是常用抗菌药,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对氧氟
9.氧氟沙星是常用抗菌药,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对氧氟沙星叙述错误的是 A.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B.能发生还原、酯化反应C.分子内共有19个氢原子
某城市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人口为50万,其人口密度为(  
某城市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人口为50万,其人口密度为(    ) A、250人/平方千米                B、2.5人/平方千米   C、2500人/平方千米    
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价格往往不同,这是因为(   ) A.
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价格往往不同,这是因为(   ) A.价值量不同      B.使用价值不同 C.供求关系不同    D.生产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