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小题。(8分) 山亭夏日 高骈① 绿树阴浓夏日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小题。(8分)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 高骈:唐末大将,爱好文学。  苏舜钦:北宋诗人,曾因遭诬陷被革职。此诗作于其罢官后隐居苏州期间。  别院:正宅边的小院。簟(diàn):竹席。

20.从诗歌体裁看,两首诗都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_____。(1分)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首诗都写夏日之景,高诗着眼“山亭”,苏诗着眼“别院”,虽然所写景物有同有异,但都写出了夏日的清静优美。

B.两首诗都写到“树阴”,高诗的“浓”、苏诗的“满”等词语都从侧面突出了树木的葱绿繁茂,写出了树阴带来的阴凉。

C.两首诗都写到“帘”,高诗写微风下“帘动”情状,在诗中以动衬静;苏诗写透过帘看到石榴花开的景象,突出花的明艳。

D.两首诗都从不同感官角度写景,高诗从嗅觉角度写满架蔷薇的芳香,苏诗从听觉角度写午睡中梦到流莺清脆的啼鸣。

22.两首诗蕴含的情感有何异同?请加以赏析。  (4分)

答案

【答案】

20.七言绝句(七绝、绝句)。

21.D

22.

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出了对夏日美景的喜爱。共1分,意思对即可。

不同点:高诗更多的是体现出作者赏景时的闲适、惬意(1分);苏诗隐含着作者罢职后内心的伤感、凄凉、寂寞(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20.

试题分析:

皆为四句七字,故为七言绝句。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1.

试题分析:

“觉”解为“醒来”, 选项中“午睡中梦到流莺清脆的啼鸣”理解不正确。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

二人对景物的态度相同,借其抒发的情感不同。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关题目

一What did she think of the speech given by Professor Xue ?一She said she  
一What did she think of the speech given by Professor Xue ?一She said she        .      A.had never heard a better one                        B.had never heard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There were many students and teachers at the party yesterday. I looked for two s
There were many students and teachers at the party yesterday. I looked for two seats to sit down with my friend, Tim, but there were ____. A. neither   B. nothing    C. none      D. no
,且,则____________.
,且,则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区域图,读图判断该地区公路线的分布大致     
下图是某区域图,读图判断该地区公路线的分布大致          A.沿山脊延伸   B.沿山谷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呈东北――西南走向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其总部设在(        )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其总部设在(        ) A.日内瓦         B.瑞士的洛桑          C.雅加达        D.纽约
已知函数f(x)=sin+1(>0)的定义域为R,若当时,f(x)的最大值
已知函数f(x)=sin+1(>0)的定义域为R,若当时,f(x)的最大值为2,(1)求的值;(2)用五点法作出函数在一个周期闭区间上的图象.(3)写出该函数的单调递
如图示,正方形区域abcd中充满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里
如图示,正方形区域abcd中充满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里。一个氢核从ad边的中点m沿着既垂直于ad边又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以一定速度射入磁场,正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