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权万纪,其先出天水, 后徙京兆,为万年人。父琢玠,

文言文阅读

权万纪,其先出天水, 后徙京兆,为万年人。父琢玠,隋匡州刺史,以悫愿①闻。万纪悻直廉约,自潮州刺史擢治书侍御史。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侍中王珪掌内外官考,万纪劾其不平,太 宗按状,珪不伏。魏征奏言:“房玄龄等皆大臣,所考有私,万纪在考堂无订正,今而弹发,非诚心为国者。.帝乃置之,然以为不阿贵近,繇是奖礼。万纪又建 言:“宇文智及受隋恩,贼杀其君,万世共弃,今其子乃任千牛,请斥屏以惩不轨。.帝从之。万纪与侍御史李仁发既以言得进,颇掉罄②自肆,众情懔懔。征奏: “万纪等暗大体,诋讦弹射皆不实。陛下收其一切,遂敢附下罔上,钓强直名,迷夺圣明。以小谋大,群下离心。如玄龄等且不得申,况疏贱之臣哉?.帝寤,徙万纪散骑常侍,而免仁发。数年,复召万纪为持书御史,即奏言:“宣、饶部中可凿山冶银,岁取数百万。”帝让曰:“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斥使还第。

久之,由御史中丞进尚书左丞,出为西韩州刺史。徙吴王长史。王畏其直,善遇之。齐王祐不奉法,帝素奇万纪能左右吴王者,乃徙为祐长史。 祐暱③比群小,万纪骤谏不入,即条过失以闻。帝遣刘德威按问,因召祐入朝。祐恐,与所嬖燕弘亮谋杀之,而万纪先引道。祐遣弘亮驰彀骑追击,斩首,殊支体, 投圊中。又杀典军韦文振。文振本以校尉从帝征伐,以质谨自将,帝使事祐,典厩马。切谏不纳,辄见万纪道之,故祐内尝忿疾。万纪死,文振惧,驰去,追骑获 之。祐平,赠万纪齐州都督、武都郡公,食二千户,谥曰敢,文振左武卫将军、襄阳县公,食千户。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五》)

[注释]①悫(què)愿:诚实,谨慎。   ②掉罄:急躁厌烦,争论。    ③暱比:亲近。

10.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纪其不平                    劾:检举

B.杀其君                      贼:暗地

C.万纪等大体                    暗:不明

D.即过失以闻                    条:列举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B.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C.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D.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万纪为官刚直不阿。房玄龄、王珪考核朝廷和地方官吏有偏袒之心,万纪不惧他们是权贵近臣,敢于弹劾他们考核不公正。

B.权万纪深得皇帝赏识。万纪不明大体,诋毁、揭短、弹劾都不符合实情,以致群臣离心,但皇帝没有像对李仁发那样处置他。

C.权万纪多次建言,有时不合圣意。他向太宗皇帝提的在宣、饶地区开山炼银建议,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而受到了严厉斥责。

D.权万纪为国恪尽职守。皇帝调他担任李祐的长史时,齐王李祐亲近小人,万纪曾屡次进谏,未果后就写奏章上报他的过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收其一切,遂敢附下罔上,钓强直名,迷夺圣明。

译文:                                                                  

(2)齐王祐不奉法,帝素奇万纪能左右吴王者,乃徙为祐长史。

译文:                                                                 

答案

10.B

11.C

12.B

13.(1)(因)陛下 接受他们的一起言论,他们才敢偏袒下属欺骗君上,捞取刚正的名声,惑乱君王圣明的心。

(2)齐王李祐不守法纪,太宗皇帝向来赏识万纪能掌控吴王的能力,就调他担任李祐的长史。

【解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贼:残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嘉”是人名,做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A.D;“推贤进善”结构相同,应连在一起,排除B.D。故选C。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诋毁、揭短、弹劾都不符合实情,“群臣离心离德”不合文意。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有:(1)收:接受,听取。附下: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罔上:欺骗君主。钓: 捞取。迷夺:惑乱;(2)奉:遵守。素:向来,一向。 奇:赏识,看重。左右:掌控。徙:调任。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权万纪,他的先祖出生 在天水,后来迁徙至京师,成为万年人。父亲权琢玠,担任隋匡州刺史,凭借诚实,谨慎闻名。万纪刚直、廉洁、俭约,从潮州刺史提拔做治书侍御史。尚书右仆射 房玄龄、侍中王珪掌管朝廷内外官吏的考核,万纪弹劾他们不公正,太宗核查实情,王珪不服。魏征上奏说:“房玄龄等人都是大臣,考核官员有偏心,万纪在考堂 没有校正错误,现在却检举揭发,这不是诚心为国着想啊。.太宗皇帝于是就搁置了此事,但是认为万纪不逢迎权贵近臣,从此就奖励他,礼遇他。万纪又建议说: “宇文智及受隋朝恩遇,却杀死他的君王,他的后世永不录用,现在他的儿子竟然担任千牛卫,请您斥退他的儿子以便惩罚他的不法行为。.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万纪与侍御史李仁发凭借建言获得晋升之后,弹劾越发放纵,众人心感恐惧。魏征上奏说:“万纪等人不明大体。诋毁、揭短、弹劾都不符合实情。陛下接受他们的 一切言论,他们才敢偏袒下属欺骗君上,捞取刚正的名声,惑乱君王圣明的心。让小人谋害大臣,群臣会离心离德。像房玄龄这样的大臣尚且不能申诉,更何况被疏 远、地位卑微的臣子呢?.太宗皇帝(听后)醒悟过来,贬万纪为散骑常侍(太宗时,为闲职),而且免了仁发的官职。几年之后,朝廷又召回万纪担任持书御史, 他随即上奏说:“宣、饶地区可以开山炼银,每年可以获取数百万。.太宗皇帝责备他说:“天子缺少的,是有益于国家的良好计谋和政策。您不推举贤才进献良 策,却用利益规劝我(劝我牟利),想把我比作汉代的桓帝、灵帝吗?.斥令他回府反省。

过了很久,万纪从御史 中丞晋升为尚书左丞,出京担任西韩州刺史,后调为吴王长史。吴王害怕他的刚直,就友好地对待他。齐王李祐不守法纪,太宗皇帝赏识万纪能控制吴王,就调他担 任李祐的长史。李祐亲近小人,万纪屡次进谏去不被采纳,就逐条列出他的过失上报皇帝。太宗皇帝派遣刘德威审理,趁机诏令李祐入朝。李祐害怕了,就与自己宠 幸的燕弘亮谋划杀掉万纪,而万纪需先行启程为齐王开路。李祐派遣燕弘亮带着持弓弩的骑兵追杀,砍下万纪的头颅,分解四肢和躯体,扔进茅厕。还杀死了典军韦 文振。文振当初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太宗皇帝征战,靠着诚实谨慎保全自己,太宗皇帝派他侍奉李祐,主管马厩马匹。恳切直言劝谏不采纳,文振就去见向万纪诉说, 因此李祐心里常含愤恨。万纪死后,文振恐惧,骑马奔驰逃走,骑兵追上抓住处死他。李祐被评定后,朝廷追赠万纪齐州都督、武都郡公,食邑二千户,谥号为 “敢”追赠韦文振左武卫将军、襄阳县公,食邑千户。

相关题目

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
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
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的关系是(    )A.物体受力不
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的关系是(    )A.物体受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也不变B.物体受力变化时,运动状态才不会改变C.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就
 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遭到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
 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遭到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了山崩。经过一段时间后,有关山崩形成的土石堆积处首先出现的生物类群一般是(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选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醋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 B向溶质
某程序框图如右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则可以输出
某程序框图如右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则可以输出的函数是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铁和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金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铁和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氯化物 B.液氯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氯气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D.点燃
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的自
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高低纬度差异 C.地球的公转 D.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Readers can______quite well without knowing the exact meaning of each word. A.ge
Readers can______quite well without knowing the exact meaning of each word. A.get over                    B.get in                        C.get along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