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小題. 金文是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小題.

金文是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古人习惯于将铜称为金,因此铜器上的铭文就叫金文。又因为这种文字在钟鼎之类的青铜器上出现最多,所以又名钟鼎文。青铜器在商周时代有着强大的宗教力量和政治力量,“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它是巫或王(王也是最大的巫)在祭祀仪式上用来沟通上天、通达祖神旨意、实现合理统治的手段与工具。

铸造青铜器的泥制模型—陶范质地松软,比龟甲、兽骨容易雕刻,所以早期金文相对于甲骨文更能自由地表达出象形表意的内在精神。此时期金文文字的大小、长短不一,书写的章法只讲究纵向的顺序而无视横向的严整,字体或长或短,犄角错落,顾盼生辉。

西周以后,青铜器铭文大大发展,在性质、内容、形式、字数、书体方面都与前期有很大变化。刻铸的位置由隐蔽逐渐转向器物显要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制、宴飨礼仪等多方面,成为宣扬祖先功业、借以传之后世的文告。铭文有了“史书”的性质,开始讲究行列秩序,对字体进行有意的布置与规范。从西周中期开始,这种追求行列整齐、字形工整化的倾向进一步加强。到了周穆王时代,这种方正整饬的铭文就较为常见了,金文的书写秩序化初步形成,铭文的笔画也受其影响摆脱象形的束缚走向线条化,汉字的形体结构不再自由随意,长短阔狭趋向统一,布局也显得齐整圆融。西周中晚期,一些长篇铭文的书写开始被规范在阳线方格中,由于这种格子往往长大于宽,因此填写其中的铭文字体显得比较细长。此时金文的铭刻已经超出了宣告神谕王命内容的意义,而是追求秩序的“礼乐”精神的一种体现。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礼崩乐坏”,诸侯国自行其是,许多美化修饰类字体纷纷出现,这些字一方面纵向拉伸字体,另一方面增加弯曲宛转的线条以填充线条之间的空隙,如鸟虫篆。依据郭沫若先生的看法,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而多数金文依然保持整饬的面貌,一方面与当时日趋便捷的手写体保持同步,一方面力求满足青铜器典雅规整的要求,还要适应范铸与刀刻的特点,作为“正体”的金文就这样不断地对手写体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与处理,从而逐步发展为以端庄秀丽的长圆形为主体的字形特征。

笔画圆转是金文字体的突出特点。西周早期的文字笔画中肥而首尾略有锋芒,到了西周晚期的籀篆体则首尾如一,线条圆匀宛转,字体圆润典雅,这一方面可能有刻意修饰美化的成分,另一方面与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也不无关系。因为青铜液浇铸时的高温冲击会磨损字模的笔形之口,而脱范清砂、打磨器物又会进一步磨损字口。这就使铭文的笔画变得浑圆,难见锐锋。范铸的字模经过铜水的浸润,加强了线条的厚重感,再加上青铜材质本身所具有的坚韧结实的质地、自然展露的色彩,共同构筑了金文端庄肃穆的古朴之美。                   (选自陈虹《汉字在古代器物上的感性显现》,有删改)

3.下列有关金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文是我国商周时期的文字,因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而得名,由于这种文

字在钟鼎之类的青铜器上出现得最多,所以又称钟鼎文。

B. 西周后的金文,内容涉及宗教祭祀、政治经济、宴飨礼仪等多方面,具有宣

告神谕王命、宣扬祖先功业、体现追求秩序的“礼乐”精神等功用。

C. 金文最能自由地表达出象形表意的内在精神,这与铸造青铜器的泥制模型—

—陶范质地松软,比龟甲、兽骨容易雕刻有关。

D. 金文具有古朴之美,这种美是由字模线条的厚重感、青铜材质本身所具有的

坚韧结实的质地和自然展露的色彩共同构筑而成的。

4.下列有关金文文字的书写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早期金文书写较随意,讲求纵向的顺序而无视横向的严整,虽对字体未作有

意的布置与规范,却给人犄角错落、顾盼生辉之感。

B. 西周后,金文开始讲究行列秩序,不断加强对行列整齐、字形工整的追求,

到周穆王时代书写秩序化初步形成,汉字形体结构不再自由随意。

C. 西周中晚期,一些金文的书写开始被规范在阳线方格中,由于这种格子往往

长大于宽,因此填写其中的金文字体显得比较细长。

D. 金文逐步发展成以端庄秀丽的长圆形为主的字形特征,主要是因为它既要保

持与日趋便捷的手写同步,又要力求满足青铜器典雅规整的要求。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商周时代青铜器不是普通器物,是巫或王在祭祀仪式上用来沟通上天、通达

祖神旨意、实现合理统治的手段与工具,有强大的宗教和政治力量。

B. 西周以前的铭文刻铸位置相对隐蔽,西周以后,青铜器铭文在性质、内容、

形式、字数、书体方面均得到较大发展,刻铸位置也转向显要之处。

C. 金文字体的突出特点是笔画圆转,无论是西周晚期圆匀宛转、圆润典雅的籀

篆体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线条弯曲宛转的鸟虫篆,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D.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礼崩乐坏”,诸侯国出现许多美化修饰类字体,郭沫若

先生认为,从西周中晚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以文字为艺术品之风尚。

答案

3C

4D

5D

【解析】

3

试题分析:“最能自由地表达出象形表意的内在精神”说法无依据,且是相对于甲骨文而言。

4

试题分析:“主要”说法无依据,原因也没有说完.。

5

试题分析: “西周中晚期”的说法错误)。

相关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理大发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曾有过一些时断时续的交往。但这两个文明的直接碰撞
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直线y=kx+m(m≠0)与椭圆W:+y2=1相交于A,C两点,O是坐标原点. (1)当
直线y=kx+m(m≠0)与椭圆W:+y2=1相交于A,C两点,O是坐标原点. (1)当点B的坐标为(0,1),且四边形OABC为菱形时,求AC的长. (2)当点B在W上且不是W的顶点时,证明:四边形OA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的比较,下列哪项不正确(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的比较,下列哪项不正确(   ) A.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需要的原料不同 C.所需酶的种类不同     D
下列国家轮廓图3中,河流名称错误的是(    ) A、印度
下列国家轮廓图3中,河流名称错误的是(    ) A、印度河   B、尼罗河    C、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
对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加热使
对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B. 海藻酸钠的浓度涉及固定化细胞的质量 C.海藻酸钠
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
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 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基因
—Did you have trouble ________ the house? —No, certainly not. A.to find 
—Did you have trouble ________ the house? —No, certainly not. A.to find               B.find C.on finding            D.finding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