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2.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甲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乙诗描写“月”,表现边塞的苦寒,衬托征人思乡的愁绪。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D
.有误,没有嗅觉。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比较。可结合着关键词的运用和理解来体会。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托明月带去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寄托自己的离愁。“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相关题目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与下列哪项原理无关         A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与下列哪项原理无关         A.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     B.DNA易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 C.DNA溶液中加
2011年10月28日至30日,第四届中国(寒亭)潍县萝卜文化节在寒
2011年10月28日至30日,第四届中国(寒亭)潍县萝卜文化节在寒亭区潍县萝卜基地举性。潍县萝卜的栽培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过去主要是小菜园零星
在极坐标系中,O是极点,设点A(4,)、B(5,),则△OAB的面积是_________
在极坐标系中,O是极点,设点A(4,)、B(5,),则△OAB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一束β粒子自下而上进人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
如图所示,一束β粒子自下而上进人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发生偏转,则电场方向向         (填“左”或“右”)进人电场后,β粒子的动能  
Nine out of 10 people on the planet breathe polluted air, even outdoors, the Wo
Nine out of 10 people on the planet breathe polluted air, even outdoor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said. Some 92% of the population live in places where air pollution exceeds(超过) WHO limits.
13.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
13.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B.图甲
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
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将15.6gNa2O2和5.4g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
将15.6gNa2O2和5.4g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