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梯子》一文,完成18—21题(17分) (1)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

阅读《梯子》一文,完成1821题(17分)

1)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2)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3)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4)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

5)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6)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7)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

8)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9)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

10)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11)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12)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13)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14)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15)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16)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17)爸爸喊了:“一……二……三!

18)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扑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19)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20)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21)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22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笑着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23)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花园的一角跑去。

18.请用文中的词语,填写出儿子表情变化的过程(4分)。

笑——→         ——→           ——→笑

19. 下面两个语句都运用了生动恰当的比喻,请具体分析这两个比喻好在哪里。(6分)

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

                                                                 

20.第(20)节中“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为什么“比刚才还要疑惑”?(4分)

                                                                               

                                                                                 

21“不相信别人”,“相信别人”,两种教育,你赞赏哪一种?说说理由。(3分)

                                                                              

                                                                             

答案

18.惊愕  疑惑(4分,每空2分。)  

19①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儿子又黄又青的脸色,写出儿子的惊恐神情。

②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儿子脸色恢复红润,笑容灿烂,写出儿子高兴的神情。

(共6分。每题3分,写出怎样的脸色2分,说出具体的神情1分。)

20.原来疑惑的是自己的爸爸为什么要学习故事中的爸爸,让自己吃苦、摔屁股;现在疑惑的是爸爸为什么要骗自己。

4分。要从“刚才”和“现在”两个角度分别谈疑惑的原因,每点2分。)

213分。(表明观点1分,阐述理由2分。)

相关题目

 二百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
 二百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阿伏伽德罗
使用显微镜观察,下调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的部位是( )A
使用显微镜观察,下调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的部位是( )A. 目镜         B. 物镜         C. 反光镜          D. 载物台
In 1885, a young doctor named Conan Doyle opened offices in London. He wanted t
In 1885, a young doctor named Conan Doyle opened offices in London. He wanted to be a successful doctor, but for some reasons he never found enough patients. To pass the time, be began to write stori
The second–hand car Amy bought last month is almost new; _____, it is in excel
The second–hand car Amy bought last month is almost new; _____, it is in excellent condition.   A. besides        B. in addition to        C. instead                D.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①在穿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①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
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宇宙飞船,这标
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宇宙飞船,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飞船在距地面343km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宇
在数列{an}中,a1=,若函数f(x)=x3+1在点(1,f(1))处的切线过
在数列{an}中,a1=,若函数f(x)=x3+1在点(1,f(1))处的切线过点(an+1,an). (1)求证:数列{an-}为等比数列;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Sn.
从沿海向内陆,各种自然带的逐渐替代较为明显的是     
从沿海向内陆,各种自然带的逐渐替代较为明显的是                A.中高纬度     B.中低纬度        C.中纬度        D.低纬度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