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王 维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①天官:天上的星官。将星: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②刁斗:行军中的工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③凤阙:指宫廷。④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这里借指敌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紧扣题目,“天官”“将星”点明了人物身份和事件缘起,“柳条青”则表明了季节特征和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

B.颔联承接首联,描写生动,仿佛可看到赵都督率领大军行进的情形,其中“鸣”字写出了威势,“出”字点明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

C.颈联一反前两联的具体描写,有些晦涩抽象,但不失其流畅自然,“辞凤阙”写出征,“取龙庭”写鏖战,对比中表达爱国之情。

D.尾联以“岂学”二字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有凄楚之情,是愤激之语,是写赵都督,更是写自己,表达了改变自身现状的想法。

E.这首诗与王维以往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不同,虽情真意切,却呈现笔力雄大、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格调。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CD 5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C有些晦涩抽象不当。颈联写赵都督戍边卫国的耿耿忠心、立功报国的思想,虽不如前两联形象生动,但并不晦涩抽象。对比手法也不准确。D有凄楚之情,是愤激之语错,岂学句表现了作者希望有所作为,济世报国的思想,因而这两句诗不能作牢骚语看待,更不能解读为凄楚之情
15.6分)惜别之情。首句介绍赵都督动身,第二句以字略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表现了送别的情谊。对赵都督戍边报国的赞美之情。忘身”“报国两句体现出来赞叹之意。诗人希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的决心。尾联表示不能像书生一样皓首穷经,不能为世所用,当弃文就武,有一番作为。(每点2分)
【解析】《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作于离筵之上的送别诗,当是王维早期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一位姓赵的都督即将带兵开赴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县),王维等人为赵都督饯行,在宴席上,有人倡议分韵作诗,王维抓阄得“青”字,于是以“青”字为韵写了上面这首诗。其时赵都督还没有动身,因此诗中采用的是虚拟的语气,描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赏析】首联“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写启程。首句介绍赵都督动身,以天上的将星喻指赵的出发。这一巧妙的联想、比喻,同时还拓展了诗作开阔的空间,令人想到赵都督或许就是在这样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出发的。第二句既交代了出征时节是柳条发青的春天,又以“柳”字暗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惜别之情,深蕴其中。

颔联“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把军中用具刁斗写进诗中,富于实感地表现了军营的生活情景。中间又以一个“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一路军声震天,外加“万里”二字修饰,更显得声势浩大,军威显赫。“万里”句由物见人,借助听觉渲染出征的气势,“三军”句则正面写人,诗人仿佛亲眼目睹这位将军率领三军正浩浩荡荡奔赴边陲。一个“出”字,点出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与首句的“动将星”前后呼应。

以上两联,从启程写到行军,重在勾划赵都督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后两联表现赵都督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戍边卫国的耿耿忠心。颈联“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正面写他立功报国的思想。这两句互文见义,意思是无论“辞凤阙”或“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辞凤阙”在出征之前,“取龙庭”是在鏖战之后,可见决心始终如一。

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以议论结束全诗。上一联作正面抒情,这一联从反面议论,加以强调。“岂学”表示不应该学、不想学乃至决不学的意思。书生皓首穷经,不能为世所用,难免会有许多牢骚不平甚至生出弃文就武的想法。王维也有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因此借题发挥,作为对于赵都督的赞扬之词说了出来。

相关题目

为了贯彻“减负增效”精神,掌握九年级600名学生每天的自
为了贯彻“减负增效”精神,掌握九年级600名学生每天的自主学习情况,某校学生会随机抽查了九年级的部分学生,并调查他们每天自主学习的时间.
.鸦片战争后,李鸿章对中国时局的看法是:“我朝处数千
.鸦片战争后,李鸿章对中国时局的看法是:“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这里的“奇局”、“大变局”应指     A.资本
黄豆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成幼苗,下表是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数
黄豆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成幼苗,下表是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下面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处理方法称量指标重量(g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有重大意义 的商业革命。”这场“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可能包括             A
The evidence for harmony may not be obvious in some families. But it seems that
The evidence for harmony may not be obvious in some families. But it seems that four out of five young people now get on with their parents, which is the opposite of the popularly held image (印象)
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         A.a + b<0      B.a + b>0;  C.a-b = 0    D.a-b>0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发现RNA(核糖核酸)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发现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RNA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梵高在死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