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未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得泼在为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①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得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得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得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做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  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得从童年流泄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注] ① 稻埕:这里指晒谷场。

.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分)

.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6分)

.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

答案

【小题】.(4分)

①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②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小题】(6分)

①“稻埕……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②“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③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

【小题】.(6分)

①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②“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③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

【小题】.(6分)

①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②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解析:

相关题目

如图,Rt△ABC中,∠C=90°,∠ABC=30°,AC=2,△ABC绕点C顺时针
如图,Rt△ABC中,∠C=90°,∠ABC=30°,AC=2,△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A1B1C,当A1落在AB边上时,连接B1B,取BB1的中点D,连接A1D,则A1D的长度是( ) A. 
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
将x g钠投入(100-x)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x
将x g钠投入(100-x)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x%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回答问题: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是5,6,7,8,9,则该样本的方差是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是5,6,7,8,9,则该样本的方差是           .
在翻译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发生于哪两者之间 A.氨基酸
在翻译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发生于哪两者之间 A.氨基酸与转运RNA                              B.信使RNA与转运RNA C.DNA与信使RNA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代儒宗马一浮 郭继民 学者刘梦溪曾以“高人逸士”评价马一浮。马一浮幼年时的“
已知:如图,在8×12的矩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四
已知:如图,在8×12的矩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四边形ABCD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所给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图:①  在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