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铁棒浸入下列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固体质量减少的是( )

把铁棒浸入下列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固体质量减少的是(  )

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镁溶液   D.硫酸铜溶液

答案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使溶液的质量增加;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溶液质量的改变取决于参加反应的金属和生成的金属的质量差.而固体质量则应考虑是否有置换出的金属的质量、考虑消耗的金属的质量.

【解答】解:A、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固体质量减少,符合题意;

B、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AgNO3═Fe(NO32+2Ag…△m

56                   216    160

析出金属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故固体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C、硫酸镁溶液不能与铁反应,故固体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D、铁与CuSO4反应生成FeSO4溶液和铜,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m

56              64    8

析出金属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故固体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和与盐溶液的反应,解答是可以依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进行分析,能较好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题目

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
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膜层数是(     ) A、l层           B、2层           C、3层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DD1的中点,O为底面ABCD的中心,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DD1的中点,O为底面ABCD的中心,求证:B1O⊥平面PAC.
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HCl   B.NaOH       C. NaHCO3
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HCl   B.NaOH       C. NaHCO3       D. CO2  
下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 pH, 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的组合
下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 pH, 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的组合是 A.洁厕灵和消毒液                       B.肥皂水和炉具清洁剂 C.消毒液
下列各组中前项为所鉴定的物质,中项为所使用试剂,后项
下列各组中前项为所鉴定的物质,中项为所使用试剂,后项为所产生的颜色,正确的是(    ) A、葡萄糖   斐林试剂     橘黄色    B、脂肪   
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中
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
下面是联合国总部门前一尊雕塑的照片,请紧扣雕塑的寓意
下面是联合国总部门前一尊雕塑的照片,请紧扣雕塑的寓意展开联想,写一段鲜明生动的文字,表达你的期盼。要求不少于40字。 (6分) 
13.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酶的最适
13.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 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C.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