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往余在吴中,常郁郁无所交,出门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往余在吴中,常郁郁无所交,出门至于淮上,临河不渡,彷徨者久之,因与其地之贤人长者相结,而王君起田最与余善,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过也。

王君与余同年月生,而长余二十余日,其行事虽不同而意相得,凡余心之所存,及是非好恶无不同者,虽不学古而暗合于义,仁而爱人,乐善不倦,其天性然也。生八岁而孤,事母孝,事其兄恭,其居财也有让。少为帖括之学,及中年,遂闭户不试。家颇饶,每受人负,折券不较,以是其产稍落,而四方宾客至者,未尝不与之周旋。

当余在太原,而余友潘力田死于杭,系累其妻子以北。少弟耒年十八,孑身走燕都,介余一苍头以见王君。王君曰:“我固闻之。宁人尝与我言,潘君力田,贤士也,不幸以非命终。而宁人之友弟,则犹之吾弟也。”迎而舍之。比其归也,则曰:“家破矣,可奈何!吾有女年且笄,将婿子。”间二年,耒遂就昏。王君与耒非素识也,特以宁人之友故,而余在远,弗及为之从臾也。

每为余言:“子行游天下二十年,年渐衰,可已矣!幸过我卜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逡巡未果,而别君之日,持觞送我大河之北,留一宿,视余上马,为之出涕,若将不复见者。乃明年,余遂有山东之厄,而海、岱以南大震,君亦为里中儿所齮齕,意不自得。又明年六月庚午,君卒。

惟君生平以朋友为天伦,其待余如昆弟,而余以穷厄蹇连,无能申大义于诈愚凌弱之日者。以十九年之交再三之约而不获与之分宅卜邻同晨共夕其终也又不获视其含敛而抚其遗孤。吁,可悲矣!

君讳略,字起田,淮安山阳人。家清江浦之南,卒时年五十七。

(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

【注】①帖括:科举考试文体名称。②系累:捆绑,拘囚。③宁人:即顾炎武。他原名绛,字宁人。④从臾:同“怂恿”,劝导。⑤齮齕(yǐhé):咬噬。这里引申为毁谤、中伤。⑥含敛:意思是办理丧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过也    过:拜访。

B.每受人负            负:亏欠。

C.迎而舍之            舍:留人居住。

D.逡巡未果               逡巡:滞留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王君与余同年月生   ②宁人尝与我言

B.①少为帖括之学     ②能为君办之

C.①其居财也有让     ②比其归也

D.①以朋友为天伦     ②而余以穷厄蹇连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所记述的王略,为人仁爱,乐善好施,视朋友为兄弟,行文凸现了他仁义的品行。

B.本文写王略,在概述他的品性、行为之外,还通过语言描写,具体表现他的为人及对我的挚情。

C.本文写作者怀念朋友王略,既有敬佩、感激之情,也有自己不能帮助朋友的内疚、痛苦之情。

D.本文语言平实,叙事客观,通篇不事修饰,文章详略得当,体现了作者自如驾驭材料的能力。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相关题目

已知,求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已知,求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炉炼铁、生产普通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炉炼铁、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玻璃都要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 B.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金属钠 C
两个杂合子(涉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杂交,F1只有一种表
两个杂合子(涉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杂交,F1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子的基因型是 (   )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
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
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2分) a、半入江风半入云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渤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  它冲过浅滩,划过激流,越过了湖泊中层层的鱼网,躲过了无数水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咀嚼时,通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咀嚼时,通过粗纤维对牙面的机械性摩擦清洗,可以擦去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
Ⅰ.(6分)实验室配制1mol/L Na2CO3溶液250mL。 (1)需要固体Na2CO3
Ⅰ.(6分)实验室配制1mol/L Na2CO3溶液250mL。 (1)需要固体Na2CO3          g; (2)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数目为              个; (3)需要物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