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7分)为了一分钱(1)父亲一定有心事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7分)

为了一分钱

(1)父亲一定有心事。

(2)父亲的脸上隐约悬着一个结,即使父亲开心的时候,那个结也躲在父亲的笑容背后,冷不丁探出一下头。

(3)父亲是在寻一个人。同学?朋友?亲戚?也许是父亲最初的恋人。我曾经问过母亲,母亲摇了摇头,脸上也挤满了问号。

(4)父亲才五十岁,身体却有些不恙。近来父亲的咳嗽好像奔跑的火车,一咳似乎要吐出五脏六肺来,脸憋得像三国的红面关公,吐出的痰丝中竟有点点猩红,宛如暮春开败了的桃花。医生说,是肺癌!晚期。

(5)我们惊呆了!母亲哭得像个泪人,仿佛从淫淫秋雨中穿过,一身的水汽,有雾,沉沉的。父亲的脸却静如止水。

(6)父亲依旧在寻寻觅觅。打电话,写信,一向不喜欢上网的父亲竟然叫我帮他弄个 QQ号,父亲说,网名就叫“差一分钱”。

(7)我“扑哧”一笑,这个网名也太别扭了吧。我想:父亲的网名应该土得掉渣。

(8)入秋,温暖如春。我陪父亲来到老家的一个小镇。青石小街,漏墙花窗,石桥石阶,让我怦然心动。走在长长的巷子,我总忍不住探头聆听,是否有馄饨担的敲梆声。

(9)父亲更是有了知根知底的亲切。“学校应该就在巷子的尽头了。”父亲说。

(10)果然,当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完小巷,抬头一望,镇中学就在我们的对面。

(11)从父亲的咳嗽中,我隐约看到三十年前,确切地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在这个中学,一个十九岁,身体很瘦弱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梦想着跳越“龙门”。这可是农家伢子唯一的独木桥。

(12)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一般,而且还很粗心。孩子嘛,难免。

(13)那天,数学老师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去帮我买包烟吧。

(14)孩子一脸青春地冲出教室,来到供销社,营业员接过钱,一数,说:少一分钱。

(15)孩子急了,老师明明在教室说是两毛钱,自己也粗略地数了一下,怎么会差一分钱呢?难道是路上丢了?不可能!自己用手紧紧捏着,生怕掉一分钱,短短的几百米,钱都捏出了一层浅浅的汗水。眼泪不知不觉地爬满了孩子的整个脸颊。这时,一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掏出一分钱,帮助孩子买下了一包烟。

(16)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17)正在讲解数学试卷的老师愣了一下,说:你还蛮有本事,少一分钱都能买到烟。

(18)孩子呆了,一脸迷惑地望着老师。教室里很寂静。

(19)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买烟时有人帮你出一分钱,是你运气好,碰到了好心人。高考呢,少一分,哪个好心人送你一分啊。孩子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大哭一场!

(20)打这件事后,那孩子宛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读书非常用功。那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是302分,孩子居然考了303分,被师范学校录取。

(21)当年那个孩子就是我父亲。父亲说:我后悔呀,当时连一句感谢卖鸡蛋的中年妇女的话语都未说。一分钱,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分钱,但当时一个鸡蛋才三分钱呀!

(22)原来父亲一直想当面感谢那位好心人,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三十年了,时光如过眼烟云,但那位卖鸡蛋的好心人,一直驻守在父亲的心中,让父亲无数次膜拜着。

(23)从古镇回来。秋天一个劲地往里走,细雨连绵,寒风四起,冬日悄然逼近。

(24)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来父亲的心结是解不开了。

(25)一天,父亲的气色突然好了许多,他贴着我的耳朵说:我还有1000元钱,你给那个古镇汇去,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老人。

(26)解铃还得系铃人。父亲终于找到了自我解脱的办法。是啊,或许那个古镇中有一个老人就是当年卖鸡蛋的中年妇女呢,如今她应该已是满头华发了吧!

(27)我赶忙到邮局把钱汇了过去。当我把汇款回单交给父亲时,父亲的脸上绽出一丝笑容。我能清晰地看到,那个悬着的心结也悄然溜走了,远远的,未留一点痕迹。

1.文中第(4)段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2.从全文看,文中第(11)-(20)段记叙的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3.文中第(23)段划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4.文中多次提到父亲的心结,父亲的心结到底是什么呢?(2分)

5.本文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感人至深。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6分)

 

答案

1.比喻、夸张。(2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咳嗽的声音大,暗示父亲的病情很重了。(2分)

2.插叙。(1分) 交代了父亲心结的来由,使文章内容更充实。(2分)

3.渲染了悲凉的气氛。(1分) 暗示父亲生命已快走到尽头,心结却仍未解开(或答:解开心结的任务非常紧迫也可)。(1分)

4.父亲的心结是找到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1分)并感谢她、报答她。(1分)

5.①父亲一直想找到三十年前那位曾帮助过他的妇女,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恩的人。②父亲病重直至生命结束都不放弃寻找恩人,是一个执著的人。③父亲用捐善款的方式报答恩人,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乐善好施、心地善良的人。(每一小点各2分,没有结合全文内容分析,酌情扣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划线句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根据修辞的种类来分析修辞手法,然后根据划线句子的前后文来分析表达效果即可。

2.本题考查叙事方法以及作用。(11)-(20)段记叙的顺序是插叙,作用主要是使内容更充实。

3.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1)渲染气氛,(2)烘托心情,(3)推动情节的发展。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父亲讲的故事来概括父亲的心结即可。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文章对父亲的具体描写来分析即可。

 

相关题目

在一个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4NH3(g)+5O2(g) 4NO(g)
在一个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4NH3(g)+5O2(g) 4NO(g)+6H2O(g) 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平衡,现向反应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产生的结果是(
植物和动物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不含有的是(    
植物和动物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不含有的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化学用语是简明、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恰当的化学符号填
化学用语是简明、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恰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分子          ;(2)天然气的主要成份          ; (3)酸溶液具
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
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正(N2)=v正(H2)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 A.沙里淘金 合盘托出 俯首贴耳 分道扬标 B.人杰地灵  雪中送炭
用“/”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 子墨子日:“古之
用“/”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 子墨子日:“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今闻先王之遗
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臭氧层被进一步破坏的是(    ) A.
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臭氧层被进一步破坏的是(    ) A.食用加碘食盐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使用无氟冰箱      D.使用无铅汽油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