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 鉴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aClNH4NO3CuSO4、三种白色固体

 加水溶解

 B

 除去KCl固体中的杂质KClO3

 加入少量MnO2,加热

 C

 稀释浓硫酸

 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

 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

【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9H:盐的化学性质;9U: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A、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酸、硫酸钠均能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aCl、NH4NO3、CuSO4三种白色固体分别加水溶解,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温度几乎无变化的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的是硫酸铜;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B、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硫酸、硫酸钠均能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判断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相关题目

氯化钡有剧毒,致死量为0.3g,万一不慎误服,应大量吞服鸡
氯化钡有剧毒,致死量为0.3g,万一不慎误服,应大量吞服鸡蛋清及适量解毒剂,此解毒剂是A  AgNO3      B  CuSO4     C  MgSO4      D  Na2C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回收照相业中的定影液可提取镁B.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回收照相业中的定影液可提取镁B.回收不锈钢可提取铬或镍以及铁C.回收可口可乐易拉罐可回收铝D.回收精炼铜的阳极可得金、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化
(2008年三明市)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2和Zn(NO3)2和电镀废
(2008年三明市)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2和Zn(NO3)2和电镀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                (    )A.A
已知,则____________.
已知,则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证实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A、孟德尔、摩
通过实验证实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A、孟德尔、摩尔根                 B、萨顿、沃森 C、萨顿、艾弗里                   D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这样一个故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这样一个故事:徒弟问师傅,一碗米有多大价值?师傅说,要看这碗米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
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得到能生产人胰岛素的“
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得到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工程菌”,此方法属于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