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军士。沛公又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父老秦苛法                        苦:以……为痛苦

B.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              所以:用来……的

C.争持牛羊酒食献军士                飨:用酒食招待人,犒劳

D.沛公又不受                        让,推让,拒绝

1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A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若属皆为所虏

B父老约法三章耳                     玉斗一双,欲亚父

C.沛公从百馀骑,驱鸿门,见谢项羽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D.沛公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沛公言报项王

12.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是(    

A.秦王子婴投降后,将领们有人主张杀死他。沛公反对,认为子婴已经投降,再杀他就太不吉祥了,于是把秦王交给了主管官吏。进入咸阳后,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被樊哙、张良劝止。

B.沛公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不同于秦朝的暴政苛法。宣传开后,秦人欢欣鼓舞,争相犒劳沛公的将士。沛公没有接受,秦人更加希望沛公称王。

C.项王接到曹无伤的报告后,十分生气,打算派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范增也劝项王攻打沛公。

D.鸿门宴前夕,项王的军队说是四十万人,其实达到百万。沛公的军队说是十万人,其实也有二十万,但沛公还是不如项王有实力。

13.翻译以下上文中或课内句子(共10分)

1)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4分)

2)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赤壁之战》)3分)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分)

答案

10B

11C

12A

13.(1)可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来加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

2这就是所说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尽头力量连鲁国的薄绢也穿不透啊。

3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解析】

10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B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B项,所以:固定格式:的原因。所以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1)况且(2)将要;B(1)介词(2)动词;D.((1)因为(2)把)。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是秦朝的暴政苛法。C项,文中无法判断出项王攻破函谷关是在曹无伤报告之后。D项,号称百万、二十万是夸大而不是实际上达到。所以选A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内、稍、益、距、缟、夫人、因、敝。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zhǐ,纸)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 ,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

    有人游说沛公说:“秦地的富足是其它地区的十倍,地理形势又好。现在听说章邯投降项羽,项羽给他的封号是雍王,在关中称王。如今要是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可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加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十一月中旬,项羽果然率领诸侯军西进,想要进入函谷关。可是关门闭着。项羽听说沛公已经平定了关中,非常恼火,就派黥布等攻克了函谷关。十二月中旬,到达戏水。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发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对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做丞相,把秦宫所有的珍宝都据为己有。“曹无伤想借此求得项羽的封赏。亚父范增劝说项羽攻打沛公,项羽正在犒劳将士,准备次日和沛公会战。这时项羽的兵力有四十万,号称百万;沛公的兵力有十万,号称二十万,实力抵不过项羽。恰巧项伯要救张良,使他不至于与沛公一起送死,趁夜来沛公军营见张良,因而有机会让项伯向项羽说了一番道理,项羽这才作罢。次日沛公带了百余名随从骑兵驱马来到鸿门见项羽,向他道歉。项羽说:“这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呢?”沛公因为是带着樊哙、张良去的,才得以脱身返回。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

相关题目

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
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②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A) 矩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
十年来,中央政府切实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十年来,中央政府切实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坚定不移地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下列对材料中“高度自治”理解正确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论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论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生成H2O的量和消耗O2的量不变的是:A.C3H8、C4H6       B.C3H6、C4H6O3     
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
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6,若OA、OB的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且OA>OB. (1)求OA、OB的长. (2)若点E为x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选自于散文集《朝花
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缓慢起反应,生
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缓慢起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不能加快反应速率      
 If the little boy isn’t sure about something, he will ask the same question
 If the little boy isn’t sure about something, he will ask the same question ____________ until he is sure about it. A. once again        B. over and over again         C. once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