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 []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噀:xùn,喷。

15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 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5分)

16.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全诗分析。(5分)

答案

【答案】

15:吃惊、惊讶。(1分):胆怯、害怕。(1分)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1分),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初尝新橘时的感受,表达喜爱之情(1分)。

16.正面:新苞绿叶”“青黄”“香雾”“清泉,写出了橘黄叶绿、橘香弥漫、橘汁酸凉。

侧面:(1)对比反衬。以菊暗荷枯反衬橘黄叶绿、香雾溅人、橘汁酸凉,突出强调橘的生机与味美。(2)正衬烘托。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3)侧面描写。吴姬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味矣。(正面1分,侧面4分,侧面答出两点给4分)

【解析】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型题目。过片二句,写尝橘的情状。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香雾清泉之喻,形象可感,堪称绝妙。二字,活画出女子尝橘时的娇态。惊,是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是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叶。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

试题分析:这首咏橘词,巧言物状,体物细微,属纯用赋体,描写确尚的咏物佳作,颇耐玩味。菊暗荷枯一夜霜,布置环境以使下文有余地抒发。菊暗荷枯四字,是东坡《赠刘景文》诗荷狙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概括。一夜霜,经霜之后,橘始变黄而味愈美。晋王羲之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易多得。又白居易《拣贡橘书情》诗:琼浆气味得霜成。皆可 参证。新苞句,轻轻点出题目。新苞,指新橘。橘有皮包裹,故称。又,橘树常绿,凌寒不凋。《楚辞。橘颂》:绿叶素荣,纷其可嘉兮。沈约《橘》诗: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东坡用新苞绿叶四字,形象自然,再以照林光描绘之,可谓尽得橘之神。竹篱茅舍出青黄,好一字。竹篱茅舍, 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过片二句,写尝橘的情状。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香雾清泉之喻,形象可感,堪称绝妙。末句点出吴姬,实际也点明新橘的产地。吴中产橘,尤以太湖中东西两洞庭山所产者为最著,洞庭橘唐宋时为贡物。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味矣。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设是非零向量,若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则必有       
设是非零向量,若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则必有                                                        (    ) A.   
甲烷分子呈          结构,其结构式为           
甲烷分子呈          结构,其结构式为             ;乙烯分子中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在同一         内,其结构简式为          
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有利于排泄雨水,通风
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有利于排泄雨水,通风透气。          (   )
农业生产必须“不违农时”,是因为农业生产具有  (   
农业生产必须“不违农时”,是因为农业生产具有  (    )    A.地域性        B.商品性      C.社会性       D.季节性和周期性
有这样一道题“计算:(2m4-4m3n-2m2n2)-(m4-2m2n2)+(-m4+4m3n-n3
有这样一道题“计算:(2m4-4m3n-2m2n2)-(m4-2m2n2)+(-m4+4m3n-n3)的值,其中,n=-1.”小强不小心把错抄成了,但他的计算结果却也是正确的,你能说出这
Your letters are all appreciated and will be answered           .  
Your letters are all appreciated and will be answered           .       A. generally          B. truly               C. personally          D.
设,:,:,则是的                     ( ) A
设,:,:,则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既不充分又
下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下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问题:⑴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⑵从④→⑤过程中必须经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