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有关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ClO﹣>I2>SO42﹣
B.蓝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
C.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ClO﹣氧化为I2,I2使淀粉变蓝
D.若将Na2SO3溶液加入氯水中,氯水褪色
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有关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ClO﹣>I2>SO42﹣
B.蓝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
C.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ClO﹣氧化为I2,I2使淀粉变蓝
D.若将Na2SO3溶液加入氯水中,氯水褪色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说明NaClO将KI氧化为单质碘;加入足量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逐渐消失,说明碘单质将Na2SO3氧化为Na2SO4,自身成为碘离子.
【解答】解: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说明NaClO将KI氧化为单质碘;加入足量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逐渐消失,说明碘单质将Na2SO3氧化为Na2SO4,自身成为碘离子,
A.第一步反应生成了碘单质,说明氧化性:ClO﹣>I2,第二步碘被Na2SO3还原,说明氧化性:ClO﹣>I2>SO42﹣,故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知,蓝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知,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ClO﹣氧化为I2,I2使淀粉变蓝,故C正确;
D.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氯气氧化生成硫酸钠,同时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所以氯水褪色,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物质的性质及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知道氧化性强弱判断方法,题目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