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A.燃烧的条件          B. 证明CO2NaOH反应     C.分子运动的现象

1)实验A中,在铜片上分别放置木块和纸片,通过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实验B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和NaOH溶液

(瓶)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C是通过烧杯中呈现的现象来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中液体是浓盐酸时,烧杯中的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  色;当烧杯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碱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

1)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解答;

3)根据浓盐酸、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以及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变色情况进行解答.

解答:

解:(1)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通过试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二氧化碳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3)实验C的烧杯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中液体是浓盐酸时,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盐酸溶于水呈酸性,所以烧杯中的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烧杯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故答案为:(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2NaOH+CO2Na2CO3+H2O

3)红;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HCl+NaOHNaCl+H2O

点评:

此题是一道实验设计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燃烧的条件、二氧化碳的性质、微粒的性质并进行知识的大胆迁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解题.

 

相关题目

位于东十二区的轮船于2010年5月4日上午10时向东驶入西十二区
位于东十二区的轮船于2010年5月4日上午10时向东驶入西十二区,这时船上的时间可能是(  ) A.5月4日10时       B.5月5日10时      C.5月3日10时    
下列诗句、篇目、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
下列诗句、篇目、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东晋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假如去年某国生产鞋子产量为100万件,一年的价值总量为8000
假如去年某国生产鞋子产量为100万件,一年的价值总量为8000万元,甲企业生产这种鞋子一年的产量为10万件,今年生产鞋子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2009·益阳)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实验成败的
(2009·益阳)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看下图3,分析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整体走势图,推测可能引
看下图3,分析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整体走势图,推测可能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美国经济发展好于预期  ②美国对中国逆差扩大  ③美联储宣布(
选出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实现现代化
选出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为了实现()国家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A. 法治  B. 法制 C. 法律  D. 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熵增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熵增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B.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C.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反应,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