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贼。”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离娄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不能以自行     徒:空

B.上无道也  揆:度量

C.城郭不,兵甲不多  完:完成

D.君无义,进退无礼  事:侍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一组是

①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②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③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④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 ⑤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 ⑥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提出要施行仁政,他认为不施仁政,即使有尧舜之道,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B.孟子认为有些国君虽然有仁爱之心和仁爱之声望,可老百姓却不能受到他的恩泽,是因为他们不能施行先王之道。

C.孟子认为不应遵循旧的典章制度,如果按照《诗经》说的那样完全遵循旧制度来遵守先王的法度,就会犯错误。

D.孟子提出应该让有仁德的人处在高位。如果让没有仁德的人处于高位,就等于把他的罪恶传播到众人之间。

5.把文言文中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完:坚固)

2.A(以,介词,用。B代词,他/副词,表祈使,一定;C“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名词,表处所;D助词,不译/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3.C(①是讲有规矩;⑥为孔子语)

4.C(原文是倡导遵守先王的法度)

5.(1)遵循先王的法度而犯错误,这是从来没有的事。

 (2)所以说,要想显得高,一定要凭借山陵,要想显得低,一定要凭借河泽。

 (3)不用尧治理百姓的方法来治理百姓,就是残害他的百姓。

 

参考译文: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的眼力,公输般那样的技巧,不靠圆规和曲尺,也画不出(标准的)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的听力,不用六律,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之道,不行仁政,不能使天下太平。如果有了仁爱之心和仁爱的名声,百姓却没有受到他的恩泽,不能被后世效法,是因为他没有实行先王之道。所以说,光有善心不足以治理政治,光有好的法度不会自动实行。《诗经》上说:‘不犯错误,不要遗忘,完全遵循旧规章。’遵循先王的法度而犯错误,这是从来没有的事。圣人既竭尽了目力,接着用圆规、曲尺、水准器、墨线,来制作方的、圆的、平的、直的东西,这些东西就用之不尽了;圣人既竭尽了耳力,接着用六律来校正五音,五音就运用无穷了;圣人既竭尽了心思,接着又施行仁政,那么仁德就遍布天下了。所以说,要想显得高,一定要凭借山陵,要想显得低,一定要凭借河泽;执掌国政不凭借先王之道,能说是聪明吗?因此只有仁人才应该处在高位。不仁的人处在高位,这会使他把邪恶传播给众人。在上的不依照义理度量事物,在下的不用法度约束自己,朝廷不信仰道义,官吏不信仰法度,君子触犯理义,小人触犯刑律,国家还能生存的,只是由于侥幸罢了。所以说,城墙不坚固,军队不够多,不是国家的灾难;土地没有扩大,财富没有积聚,不是国家的祸害。在上的不讲礼义,在下的不学礼义,作恶的百姓日益增多,国家的灭亡就没有几天了。《诗经》上说:‘上天正要颠覆王朝,群臣不要吵吵闹闹。’吵吵闹闹,就是说话放肆随便。侍奉君主不讲义,一举一动不合礼,张口就诋毁先王之道,便是放肆随便。所以说,责求君王施行仁政,这叫恭,向君王陈述好的意见,堵塞他的邪念,这叫敬,认为君王不能行善,这叫贼。”

孟子说:“圆规、曲尺,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作为君主,就要尽到君主之道;作为臣子,就要尽到臣子之道。二者都效法尧、舜就行了。不用舜侍奉尧的态度来侍奉君主,就是不敬重他的君主;不用尧治理百姓的方法来治理百姓,就是残害他的百姓。孔子说:‘治理国家的方法有两种,仁和不仁罢了。’对百姓残暴太厉害,就会自身被杀、国家灭亡;即使不太厉害,也会自身危险、国家削弱,死后被加上‘幽’、‘厉’这类恶谥,即使他有孝顺的子孙,一百代也无法更改了。《诗经》上说:‘殷朝的借鉴不远,就在前代的夏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相关题目

如图所示,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
如图所示,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是( ) A.y=2n+1 B.y=2n+n C.y=2n+1+n D.y=2n+
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
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
有史书记载,“1800年到1850年这半个世纪中,棉制品的价值下
有史书记载,“1800年到1850年这半个世纪中,棉制品的价值下降了至少8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棉制品产量出现相对过剩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落    掷地有声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落    掷地有声    累赘    枉费心机  B、作秀    既往不究    草拟    优柔寡断 C、传诵    心照
某地区有一口150米深的矿井,采矿工人发现在井底每年能见
某地区有一口150米深的矿井,采矿工人发现在井底每年能见到两次阳光,此井最有可能位于(    ) A.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B.温带
When I was back home last night, my father _______ a newspaper in the living ro
When I was back home last night, my father _______ a newspaper in the living room.               A. was reading       B. is reading           C. read         
Finding her car stolen, _______. A. a policeman was asked to help  B. the are
Finding her car stolen, _______. A. a policeman was asked to help  B. the area was searching thoroughly C. it was looked for everywhere D. she hurried to a policeman for help
如图所示,a、b是两束不同的单色光平行地从空气射入水中,
如图所示,a、b是两束不同的单色光平行地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α>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对光束a的折射率较大        B.水中光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