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海蚌对它身旁的同伴说:“我身子里有一颗东西,很痛,它又重又圆,我真苦恼。”它的同伴高傲得意地回答道:“赞美天空,赞美大海,我身子里没有痛苦。我里里外外完整无缺,安然无恙。”
这时,正好一只螃蟹走过,他听到了两只海蚌的对话,便对那只里里外外完整无缺的说道:“是的,你的确完整无缺,安然无恙,但你要知道,让你同伴忍受痛苦的是一颗无与伦比的美丽的珍珠。”
我们知道:人类的丰收成果、辉煌业绩、伟大事业,往住要历经磨难走过痛苦的征程才能取得。你有过痛苦的经历吗?对痛苦有何认识?
请根据材料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标题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之内,不得抄袭、套作。
自古英雄多磨难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句话,体现了痛苦的价值。
海蚌因为身子里的珍珠而痛苦,可是,如果没有这种痛苦,海蚌又怎么能孕育出美丽的珍珠呢?人生,如果不经历一番痛苦的征程,双怎么能创造出伟大的事业?
司马迁,是家喻户晓的史学家,为中国的历史学创造了宝贵的财富。我们知道,他曾经受过莫大的痛苦——被处宫刑。这对一个男人而言,实在是极端的耻辱。一般人即使有生存下来的勇气,也往往因为遭到的打击过大了而失去斗志,从此颓废下去。但是,这样一种痛苦,没有使司马迁失去斗志,反而让他更加无所畏惧,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更加能忍受痛苦,终于写成了使他名垂千古的著作《史记》。
《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也像司马迁一样,在人生斗志最激昂的时候,遭到了沉痛的打击——身体多处肌肉萎缩,到最后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够自由活动了。但是,他也同样没有被巨大的痛苦打倒,依然继续奋斗,终于在科研中取得巨大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两个人的伟大成就,都是在经历了人生最巨大的痛苦后,才取得的。为什么呢?
我认为,痛苦虽然可能让人遭受莫大的打击,甚至让人一蹶不振;但是,只要你坚强起来,承受住这一时的打击,痛苦能转化为你的一种财富。因为,痛苦的经历能让人变得更加坚强——当你再度遭受痛苦时,你便很容易战胜它了;痛苦能使人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坚定自己的理想——痛苦能使人更加清醒,能让人走出迷茫。
珍珠,让海蚌痛苦;而痛苦,也正像海蚌里的珍珠——具有很高的价值。丘吉尔,二战时的英国首相,曾经说过,他总希望遭受苦难,因为,他深知,苦难只会让他变得更加勇敢,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磨难,怎样造就英雄?所以,我们应该明白苦难的价值,并把它转化为我们的财富。因为,缺乏痛苦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有伟大的事业的;而没有痛苦的人生则是毫无意义的。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根据材料内容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珍珠的形成往往要经受磨难、痛苦的过程。也可反弹琵琶,从反向角度构思。所以可参考以下立意:1.痛苦往往孕育着美丽,蕴藏着价值;经历痛苦、磨难,才能创造出非凡的价值;2.认识苦难的意义,明白痛苦的价值,直面痛苦,战胜苦难;3.人生,需要排除对自己没有意义的痛苦(反向立意)。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材料作文写作策略: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如材料中的“海蚌”“螃蟹”。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