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游赏心亭① 王珪 六朝遗迹此

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游赏心亭①

王珪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①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   王珪(1019——1085)北宋宰相、文学家

②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18.“城压沧波到海门”中的“压”字非常有表现力,请赏析。(4分)

19.从全诗看,作者为什么“怅然”?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8.压,压倒、压迫之意。①形象地写出了城之高、城之固,突出了城的险峻。②也写出了水势的波涛汹涌。①前四句是写作者登高远眺,感慨江山依旧,物是人非。②后四句是说如今的统治者不能吸取前朝的教训,使作者忧虑。

19.作者登高远眺,看到眼前壮阔的万里江山,想到曾在此定都的前代统治者沉湎歌舞,荒废朝政,以致国家破亡,而如今的统治者却不能吸取教训,不珍惜眼前壮阔的万里江山。对历史的感慨,对现实的忧虑,使作者“怅然”。

【解析】

18.

试题分析:这是典型的炼字型的题,所以要按“解词+释句+作用”的格式来答题。本句写城墙压制着海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城墙的高大、坚固,和海水的波涛汹涌。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

试题分析:首先从诗歌中的关键词入手分析:悲歌起,王气昏,怅然。由这些词可得知诗歌的意境是伤感的。再从诗歌运用的诸多典故可知,本诗为借古讽今之诗。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C.物体吸收热量,
的取值范围                        .
的取值范围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父守,身长九尺,为人严毅。初事刘歆,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
我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于(  )   A.南北朝时期         
我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于(  )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五代时期            D.宋元时期 
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
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关于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    B.单质
若一个等差数列{an}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
若一个等差数列{an}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列共有__________项.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五行”,认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这种观点 A.坚持了
据某媒体报道,2007年2月5日,北京创出了167年来的最高气温16
据某媒体报道,2007年2月5日,北京创出了167年来的最高气温16℃,是1840年北京有气象记录以来冬季里的最高气温,产生这种异常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人类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