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启功:九十三年长路 人间一场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启功:九十三年长路 人间一场游戏

有人给启功写信,上书:“爱新觉罗·启功收”,因为众人皆知启功的祖先是雍正的儿子、乾隆的弟弟。启功开始只是一笑,不以为意。后来这种写法的信件来得越来越多,启功索性标明“查无此人,请退回”。还说:“不信你查查我的身份证、户口本以及所有正式的档案材料,从来没有‘爱新觉罗·启功’那样一个人。”

后来,启功特意在《中华读书报》上写文昭告天下:“我叫启功,爱新觉罗如果真的能作为一个姓,它的辱也罢,荣也罢,完全要听政治的摆布,这还有什么好夸耀的呢……”

启功自小便在祖父的督促下练习书法。开始他与一般的小孩没有两样,悬腕运笔老哆嗦,描“红字”的成绩也不理想,以致后来他的画比字好。对他刺激最大的是,一次他的表舅请他作画,却事先叮嘱再三:画好后千万别在上面题款,他要另找人写。此事促使他立志勤奋练字。

虽然在少年时期,便独创“启”姓,自当“始祖”,但启功依然能够福荫于深厚的家学渊源,从十五岁到二十五岁,他便逐渐结识了一些当时知名的艺术家、诗人、学者,如贾羲民、吴镜汀、戴姜福、溥心、溥雪斋、齐白石等先生,按启功的说法,是在这些大家的教诲下,启功日后比较见长的那些知识、技艺才打下根基、得到培养。

启功21岁时中学毕业,正忙于四处求职,在母亲的包办下,便与从未见过面的章宝琛成婚了。章宝琛不通文墨,而且是带着可怜的小弟弟一起嫁过来的。

启功曾有回忆曰:“我的老伴儿叫章宝琛,比我大两岁,也是满人,我习惯地叫她姐姐。我母亲和姑姑在1957年相继病倒,重病的母亲和姑姑几乎就靠我妻子一个人来照顾,累活儿脏活儿、端屎端尿都落在她一人身上。成年累月,她日益消瘦,直到送终发丧,才稍微松了一口气。我无以为报只有请她坐在椅子上,恭恭敬敬地叫她“姐姐”,给她磕一个头。

一次夫人章宝琛对他开玩笑说:“我死后一定有不少人为你介绍对象,你信不信?”启功笑曰:“老朽如斯,哪会有人又傻又疯这样子做呢?”夫人问:“如果你不信,我俩可以赌下输赢账。”启功笑言:“万一你输了,那赌债怎么能生还?”夫人便说:“我自信必赢。”不料这一戏言果然灵验。当夫人撒手人寰后,启功家中可谓“门庭若市”,不少热心朋友乐呵呵地手拿“红丝线”,进门就往启功的脚脖上系。更有人不经同意便领女方前来“会面”。这可吓坏了启功,于是他先以幽默自嘲谢客,此招不能挡驾,他干脆撤掉双人床,换成一张单人床,以此明志,谢绝盈门说客。

启功曾言,这也许正应了元稹的两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在启功被任命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后,有人祝贺说,这是“部级”呢。启功则利用谐音风趣地说:“不急,我不急,真不急!”更为幽默风趣的是启功外出讲学时,听到会议主持人常说的“现在请启老作指示”,他接下去的话便是:“指示不敢当。本人是满族,祖先活动在东北,属少数民族,历史上通称‘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不折不扣的‘胡言’……”启功的学生总爱称他为“博导”,启功言:“我是‘拨倒’,一拨就倒,一驳就倒。”

启功说:这个世界上面对我的字大体有三种人,有一种是不认识我的人,他们对我的生存是无所谓的;另一种人是对我感兴趣并且已经拿到我的字的人,他们盼我赶紧死;第三种人是对我感兴趣但还没拿到我的字的人,所以他们盼望我先别死。

有一次在京西宾馆开会,启功与几位朋友一起去八宝山为一位故去的友人送别。回到京西宾馆,他就在沙发上躺下了。大伙儿关心地问他怎么啦?他说:“就当我现在去世了,你们来说‘你安息吧’,我立马站起来致答词。”

(节选自《新京报》,有删改)

链接1

启功集诗、书、画和文物鉴赏于一身,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化泰斗。他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甚至对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作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

链接2

启功说:“我在书画上能取得这点微末的成就,除了我个人的原因,还要感谢那些一直提点我的前辈先生以及在背后一直支持我的家人和学生。他们一样功不可没。”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启功不赞成他人称呼他为爱新觉罗启功,是担心其皇族背景会对他造成不好的政治影响。

B.启功的学生总爱称他为“博导”,启功言:“我是‘拨倒’,一拨就倒,一驳就倒。”这种风趣诙谐的语言既表现了他对人生沉浮的洒脱乐观,也表现了他对学术的开明。

C.启功夫人跟他说自己逝世后会有很多人给启功介绍对象,这说明夫人对启功的依恋不舍和对自己离开人世后没人照顾启功的担忧。她在语言上明显表露出不希望启功在他死后“续弦”。

D.从启功讨论三种人对待他生死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启功对人性、名利和生死的淡然态度。但他更不认同第二种人。

11.阅读全文,你认为启功性格有哪些主要特点?请概括并做简要分析

12.有哪些原因共同促成了启功在中国书画和文物鉴赏界的鼎盛地位?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

10B

11.(答出23分,34分)(1)对生活风趣幽默。自称一拨就倒,部级就是不急。(2)对爱情专一。妻子死后拒绝再娶。(3)对名利淡泊、豁达、洒脱。不喜人称他爱新觉罗氏,对博导副部不在乎。(4)对病痛生死超脱达观。要求别人对他搞活体告别。

12.(答出23分,35分)外因:(1)家学:显赫的家族福荫和良好的家学渊源,培养了启功书法学习的浓厚兴趣。(2)名师:少年时期大家名师的指点为他的知识和技艺才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并得到了系统的培养。(3)家人:表舅不让题字的小事触发了启功极强的自尊心和内省力并把它转化为学习的内动力。内因:(1)自我的奋发立志(2)性格的大度豁达,对名利和生死的超脱。

【解析】

10

试题分析:A项中“”表述错误,由原文第一节“因为众人皆知启功的祖先是雍正的儿子、乾隆的弟弟。启功开始只是一笑,不以为意。”可知,表现的是他的低调。C项曲解文意,“她在语言上明显表露出不希望启功在他死后‘续弦’”表述不准确;D项“但他更不认同第二种人。”原文没有这个意思。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比如A项中“描写细腻,形象地刻画”,不符合传记的特征。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文章是传记,传记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确。例如C项曲解文意,“她在语言上明显表露出不希望启功在他死后‘续弦’”表述不准确;D项“但他更不认同第二种人。”原文没有这个意思。

1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阅读全文,你认为启功性格有哪些主要特点?请概括并做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可从“自称一拨就倒,部级就是不急”“妻子死后拒绝再娶。” “不喜人称他爱新觉罗氏,对博导副部不在乎” “对病痛生死超脱达观。要求别人对他搞活体告别。”等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从“自称一拨就倒,部级就是不急”“妻子死后拒绝再娶。” “不喜人称他爱新觉罗氏,对博导副部不在乎” “对病痛生死超脱达观。要求别人对他搞活体告别。”等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

1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有哪些原因共同促成了启功在中国书画和文物鉴赏界的鼎盛地位?请做简要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目要求概括“促成了启功在中国书画和文物鉴赏界的鼎盛地位”,答案是从主客观两个角度组织,答题区间在全文,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子,对评价性句子直接提取,对描述性句子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比如本题就可以依据一些提示性的句子切块,确定答题区间在第全文。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关题目

喷泉实验的实验原理:由于NH3能以1∶700的体积比溶于水(原
喷泉实验的实验原理:由于NH3能以1∶700的体积比溶于水(原因:NH3是极性分子,水也是极性溶剂,“相似相溶”;且NH3能与H2O形成氢键,故NH3极易溶于
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文人和民
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文人和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传奇,就包含了要以情
江苏宿迁模拟 某公司有2位股东,20名工人.从2000年至2002公司
江苏宿迁模拟 某公司有2位股东,20名工人.从2000年至2002公司每年股东的总利润和每年工人的工资总额如图3-4-1所示. 图3-4-1 (1)填写下表: 年份2000年200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鲜于侁,字子骏,阆州人。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鲜于侁,字子骏,阆州人。性庄重,力学,举进士。庆历中,天下旱,诏求言。侁推灾变所由兴,又条当世之失有四,其
“A very destructive seven-year-old child kicked my legs and scratched at my h
“A very destructive seven-year-old child kicked my legs and scratched at my hand, ”said one teacher. “I broke up a fight and was kicked, ”said another. Many people have heard stories like t
如图是Mn和Bi形成的某种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则该晶体的
如图是Mn和Bi形成的某种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则该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Mn4Bi3 B.Mn2Bi C.MnBi D.MnBi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B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
补全对话 从方框中选择最佳选项完成对话。 A. What about going t
补全对话 从方框中选择最佳选项完成对话。 A. What about going to the movies? B. That sounds good. C. Yes, I’d love to. D. It is raining. E. what about watching TV at home? Pete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