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楚昭越姬者,越王句践之女,楚昭王之姬也。昭王燕游,蔡姬在左,越姬参右。王亲乘驷以驰逐,遂登附社之台,以望云梦之囿。观士大夫逐者既欢,乃顾谓二姬曰:“乐乎?”蔡姬对曰:“乐。”王曰:“吾愿与子生若此,死又若此。”蔡姬曰:“昔弊邑①寡君,固以其黎民之役,事君王之马足,故以婢子之身为苞苴②玩好,今乃比于妃嫔,固愿生俱乐,死同时。”王顾谓史书之,蔡姬许从孤死矣。乃复谓越姬,越姬对曰:“乐则乐矣,然而不可久也。”王曰:“吾愿与子生若此,死若此,其不可得乎?”越姬对曰:“昔吾先君庄王淫乐三年,不听政事,终而能改,卒霸天下。妾以君王为能法吾先君,将改斯乐而勤于政也。今则不然,而要婢子以死。其可得乎?且君王以束帛乘马取婢子于弊邑,寡君受之太庙也,不约死。妾闻之诸姑,妇人以死彰君之善,益君之宠,不闻其以苟从其③死为荣,妾不敢闻命。”于是王寤,敬越姬之言,而犹亲嬖蔡姬也。居二十五年,王救陈,二姬从。王病在军中,有赤云夹日,如飞乌。王问周史,史曰:“是害王身,然可以移于将相。”将相闻之,将请以身祷于神。王曰:“将相之于孤犹股肱也,今移祸焉,庸为去是身乎?”不听。越姬曰:“大哉君王之德!以是,妾愿从王矣。昔日之游淫乐也,是以不敢许。及君王复于礼,国人皆将为君王死,而况于妾乎!请愿先驱于地下。”王曰:“昔之游乐,吾戏耳。若将必死,是彰孤之不德也。”越姬曰:“昔日妾虽口不言,心既许之矣。妾闻信者不负其心,义者不虚设其事。妾死王之义,不死王之好也。”遂自杀。王病甚,让位于三弟,三弟不听。王薨于军中,蔡姬竟不能死。王弟子闾与子西、子期谋曰:“母信者,其子必仁。”
乃伏师闭壁,迎越姬之子熊章,立是为惠王。然后罢兵归葬昭王。君子谓越姬信能死义。
颂曰:楚昭游乐,要姬从死,蔡姬许王,越姬执礼,终独死节,群臣嘉美,维斯两姬,其德不比。
(选自《烈女传》,有改动)
注:①弊邑:古代对自己的国家以及出生地的谦称②苞苴(jū):馈赠的礼物③( ān):愚昧,糊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王燕游,蔡姬在左,越姬参右 燕:同“宴”娱乐
B.越姬执礼,终独死节 死:为……而死
C.妾以君王为能法吾先君 法:取法,效法
D.今乃比于妃嫔,固愿生俱乐 比:相比
9.以下各组句子中,最能表现越姬“执礼死义”的一组是
①固愿生俱乐,死同时
②及君王复于礼,国人皆将为君王死,而况于妾乎
③妇人以死彰君之善,益君之宠
④妾死王之义,不死王之好也
⑤母信者,其子必仁
⑥敬越姬之言,而犹亲嬖蔡姬也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姬愿意追随楚王而死的理由是自己以“苞苴玩好”的低贱身份被赠送给楚王后,得到妃嫔的地位与富贵,但她最终并没有随楚王一起死去。
B.越姬认为楚王终日游乐不取法先王勤政爱民,不值得为这样的国君而死,况且当初楚王下聘礼迎娶她时也没有约定共死的话。
C.楚王尽管对越姬的话深有触动,对越姬敬重有加,但仍然亲近和宠爱蔡姬。
D.楚昭王病情严重后,把国君的位置让他三弟子闾,子闾不同意,楚昭王死在军营后,王弟们因为越姬的德义而立她的儿子熊章作了楚国的新君。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则不然,而要婢子以死。其可得乎?
(2)妾闻之诸姑,妇人以死彰君之善,益君之宠,不闻其以苟从其死为荣,妾不敢闻命。
(3)将相之于孤犹股肱也,今移祸焉,庸为去是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