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光学知识后,小明同学对“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思

学习光学知识后,小明同学对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思考,他所用的器材和做法如图所示:取一块玻璃板竖直放置,取两支同样的蜡烛AB,将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

1)眼睛始终在蜡烛A  (选填同一侧”“另一侧)观察,这是因为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照射到玻璃表面发生 (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形成的.

2)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  

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4)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5)通过实验可发现,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答案

           解:(1)由于成的是虚像,人眼应在A蜡烛一侧观察,即眼睛应位于透明玻璃的前面,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照射到玻璃表面发生 光的反射形成的.

2)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猜想与假设,故选A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蜡烛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4)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所以蜡烛B与蜡烛A的像A只有完全重合才可以比较大小.

6)通过实验可发现,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1)同一侧;光的反射;(2A;(3)蜡烛B;(4)蜡烛B与蜡烛A的像A完全重合;(5)相等.

相关题目

人生在世,有成功有失败。一切机遇会来,一切波折会走,
人生在世,有成功有失败。一切机遇会来,一切波折会走,一切都会过去,好在还有下一次:下一次参与,下一次拼搏,下一次轮回,人生下一步,人
某温度时,一定量的元素A的气态氢化物AH3,在恒温密封容器
某温度时,一定量的元素A的气态氢化物AH3,在恒温密封容器中完全分解为两种气态单质,此时压强增加了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60%,则AH3分
近代史上,列强屡次侵华,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史上,列强屡次侵华,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国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
下列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对交通最不利的是  
下列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对交通最不利的是  
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A.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A.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B.重视农耕,大兴屯田C.200年,在官渡大败袁绍              D.208
(20分)如图所示,滑块A的质量m=0.01 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
(20分)如图所示,滑块A的质量m=0.01 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用细线悬挂的小球质量均为m=0.01 kg,沿x轴排列,A与第1只小球及相邻两小球间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喟(kuì)然叹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喟(kuì)然叹曰      吾与(yǔ)点也     风乎舞雩(yú)       浴乎沂(yí) B.冠(guān)者  
某居民小区一处圆柱形的输水管道破裂,维修人员为更换管
某居民小区一处圆柱形的输水管道破裂,维修人员为更换管道,需确定管道圆形截面的半径,下图是水平放量的破裂管道有水部分的截面. (1)请你补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