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创新和调整经济体制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阅

20世纪以来,创新和调整经济体制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1925年俄国农业情况统计表

年代

项目

1913

1921

1923

1925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0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美国很多企业在产品上标有下图所示的标记。

产量   年代

1980

1981

1982

粮食产量(亿公斤)

502

670

715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安徽凤阳农业的三大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20年代俄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它与什么政策的实施有关?该政策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二的图示反映了30年代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对当时美国的经济有何影响?

3)依据材料三,凤阳农业三大步与中共中央在农村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有关?实行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要谈谈你对经济体制创新的认识。

答案

1)上升(或增长)趋势,新经济政策;它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利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来发展经济。

2)由自由放任政策变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4)经济体制的创新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计划和市场)发展经济。

相关题目

近年来我国政府着力打造“五只手”: 握紧人民的手、干净
近年来我国政府着力打造“五只手”: 握紧人民的手、干净官员的手、市场无形的手、政府服务的手、缔造和平的手。以下前后内容能够对应的是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
相距11km的A.B两地架两根供电导线,由于受到暴风的影响,
相距11km的A.B两地架两根供电导线,由于受到暴风的影响,在两之间某处一棵树倒在两根电线上造成故障,为查明事故地点,先在A端加12V电压,在B处测
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和点、、
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和点、、、…分别在直线和轴上,则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为正整数)
形成该国家这种城乡人口结构的根本原因是  A、受国家政策
形成该国家这种城乡人口结构的根本原因是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进入城市
He found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_____his eyesight was beginning to fail. A.
He found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_____his eyesight was beginning to fail. A. though      B. for         C. but          D. so
X、Y、Z是短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
X、Y、Z是短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 YZ A.原子半径:X<Y<Z B.X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强于Z的气态氢化
如图,四边形为等腰梯形沿折起,使得平面平面为的中点,
如图,四边形为等腰梯形沿折起,使得平面平面为的中点,连接(如图2). 图1                       图2 (Ⅰ)求证: ; (Ⅱ)求直线与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