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对门送来绿豆糕郭震海“门铃响呢。”在厨房忙着做晚饭的媳

(14分)
对门送来绿豆糕
郭震海
“门铃响呢。”在厨房忙着做晚饭的媳妇喊着。
“嘿嘿,嘿嘿嘿……”老郭依然在跟着电视乐。
“你聋了,门铃响呢!”老郭媳妇提高了嗓门。老郭这才趿拉着拖鞋来到门口,他没有急着开门,先眯着一只眼通过“猫儿眼”观望,看到的是一张被放大变了形的脸。
“是谁啊?怎么不开呢?”老郭媳妇从厨房里出来。“不熟悉!”老郭说。
“什么眼神,这不是对门的老张媳妇吗!”老郭媳妇“瞄”了几眼伸手开了门。对门的老张媳妇站在门口,手里端着满满的一碗绿豆糕。
这是个新建的小区,住户搬进来不到一年,平时各干其事互不往来。老郭媳妇和老张媳妇搭上话时间不长,知道她是自己的对门邻里,来自乡下,在城里买的房子,除此以外也就只是几句寒暄。
“都在家啊,孩子他乡下爷爷送来几碗绿豆糕,送你家一碗尝尝鲜。”老张媳妇说。
“太客气了,你们自个儿留着吃吧!我们怎么能吃你家的绿豆糕呢!”老郭媳妇说。
“这有啥不能的,咱们是对门嘛。”老张媳妇说着硬往老郭媳妇手里塞。一个门里一个门外,两人推让了几下,老郭媳妇最终没有推过老张媳妇,将绿豆糕留下了。
关上门后,老郭说:“好端端的对门怎么送咱一碗绿豆糕呢?”“是啊!”老郭媳妇听了老郭的话后,一时间也犯起了嘀咕,好端端的对门怎么就送来一碗绿豆糕呢?她想着,拿起一块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灌了她一鼻孔。
“我估摸着她送绿豆糕来一定有送绿豆糕的意思,好端端的怎么就送咱家一碗呢?”老郭说。
“啥意思呢?不会是知道你在教育局工作,想让你给他儿子转学校吧?”老郭媳妇说。
“说不准,要不就是想通过咱们找老爷子办什么事,可老爷子早从公路局退休了啊。会是什么呢?”老郭看看绿豆糕,仿佛答案就写在这香气扑鼻的绿豆糕上。
“那咋整,送回去?”“你这不是废话吗,都收下了怎么好意思送回去呢!”
“咋整?”老郭媳妇又拿起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又灌了她一鼻孔。
第二天,老郭媳妇开门准备上班的时候,刚好对门的老张媳妇也开门往外走。
“早啊!”老张媳妇说。
“你也早啊!”老郭媳妇眼睛红红的好像没有睡好。
“昨晚的绿豆糕好吃吗?”
老张媳妇一句话问得老郭媳妇犯了一下愣。
老张媳妇接着笑笑说:“那绿豆糕是乡下的麻油炸的,孩子他爷爷每年都送来,十月初一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吃绿豆糕,是一种习惯。”
“是吗!”老郭媳妇支吾着,接着她回头问:“你家没啥事吧?有事你就说啊,别不好意思开口,咱们是对门嘛!”
“没有啥事啊,”老张媳妇说,“有事我们肯定会说的。”
“真没有?”老郭媳妇说着就盯着老张媳妇的眼睛。
“真没有啊!”老张媳妇被老郭媳妇看得很不自在。
“没有就好,没有就好……有事你就说,别不好意思开口。”老郭媳妇说着就走了。
老张媳妇望着老郭媳妇远去的背影,愣了。“有啥事呢?”老张媳妇独自嘀咕,因为她不明白。
(选自《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小题1】、小说的情节围绕一碗绿豆糕展开,请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50字内)(4分)
【小题2】、根据小说对老郭媳妇的言行描写,举例分析这个人物形象。(3分)
【小题3】、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3分)
【小题4】、小说着意交代老张媳妇以及做绿豆糕送绿豆糕的习俗都来自乡下,你认为有没有必要?简述理由。(3分)

答案


【小题1】答案示例一:收到对门送来的绿豆糕,老郭夫妇猜测她的用意,其实,老张媳
妇只是为了让他们尝尝绿豆糕的味道(或许只是乡下的一种习惯)。
示例二:对门送来一碗绿豆糕,老郭夫妇以为她有什么事,第二天老张媳妇告诉他们真的没有什么事。
示例三:老张媳妇按乡下的风俗给对门送去一碗绿豆糕,结果老郭夫妇以为她有什么事,这让老张媳妇很不明白。
【小题1】答案示例:老郭媳妇认为来自乡下的老张媳妇送绿豆糕一定是有求于她,很世
俗很势利;她为了一碗绿豆糕一晚上睡不好,担心自己被人利用,谨小慎微;她不相信
老张媳妇真的没事,多疑猜忌;她明明担心老张媳妇会给她带来麻烦却口是心非假装热
情,虚伪不真诚。
【小题1】答案示例:“灌”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绿豆糕麻油香味的浓郁,又暗示了绿豆
糕代表的老张媳妇淳朴真诚的邻里情谊所带来的强烈冲击。
【小题1】答案示例一:有必要,作者这样着意交代人、物、风俗都来自乡下显然别有深
意,是为了说明乡下人待人真诚,乡下的民风淳朴,以此和以老郭夫妇为代表的城里人
的自私世俗形成对比。
示例二:有必要,作者这样是为了说明老张媳妇这样的乡下人没有沾染上城里人的世俗势利,他们仍保持着淳朴的民风民俗。
示例三:没必要,因为城里也有友好和谐的邻里关系,人与人的隔膜根源不在于城乡的差别。解析:

相关题目

设集合P=,集合Q=,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设集合P=,集合Q=,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P∩Q=Q                 B.QP∩Q               C.P∩QP    
– Is this the newspaper __________? ---Yes, it is. A. of yesterday    B. ye
– Is this the newspaper __________? ---Yes, it is. A. of yesterday    B. yesterday’s   C. for yesterday    D. to yesterday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经过认真考察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经过认真考察,我校优秀的两位有3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被推荐为区人大代表候选,并在区里第十二届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失电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失电子,被氧化B.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为氧化剂C.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还原性就越强D.某
如图是一回形图,其回形通道的宽和的长均为1,回形线与射
如图是一回形图,其回形通道的宽和的长均为1,回形线与射线交于….若从点到点的回形线为第1圈(长为7),从点到点的回形线为第2圈,…,依此类
(15分)甲醇可通过将煤的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
(15分)甲醇可通过将煤的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制得:。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
表示鳄梨果实成熟时乙烯引起纤维素酶的形成。请在“[ ]”
表示鳄梨果实成熟时乙烯引起纤维素酶的形成。请在“[ ]”内填入图中数字,在“________”上填入恰当文字。        (1)乙烯诱导纤维素酶形成是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