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诉衷情近 柳 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诉衷情近

柳 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尽日空凝睇。

22.上阕中“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请赏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2.营造了荒凉、凄清、寂寥的氛围。

23.(1)“秋光老尽”的迟暮之感,久望不见的怀人之悲。

(2)以抒情主人公“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空落和无奈之感。

【解析】

22.根据意象的特点分析营造的氛围。“断桥”意味荒僻无人经过;“幽径”幽深的小路;“孤烟”说明渔村荒凉,没有生气。

23. “黯然”悲哀、伤感;“愁无际”化虚为实,写愁之深;“秋光老尽”词人触景伤情,想到自我;“故人千里”直抒胸臆,点明因思念友人而悲。(3)从内容上来看,“尽日”说明时间之久;“空”本义是“白白地”“徒劳”,在这里表现出失落之感;“凝睇”抓住了刻画人物最集中的一点——眼神,情感表达含蓄有节制。从结构上来看,“凝睇”与“伫立”遥相呼应,让我们感受到整篇词一气呵成,情感抒发浑圆融合。

相关题目

已知集合A={x|x2-2x>0},B={x|-<x<}, 则        
已知集合A={x|x2-2x>0},B={x|-<x<}, 则                (     ) A、A∩B=          B、AB=R           C、BA         D、AB  
公元前449年,罗马元老院成立的立法委员会将以往的习惯法
公元前449年,罗马元老院成立的立法委员会将以往的习惯法汇编起来,并且镌刻成文。以下对这一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标志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4分)某物体做平抛运动,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与水平方
(4分)某物体做平抛运动,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速度相等,抛出点的高度为H。则落地距离S=________________。
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2cm和4cm,圆心距为6cm,则这两圆的位置
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2cm和4cm,圆心距为6cm,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养分 舶来品 凭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养分 舶来品 凭心而论 知往鉴今 坐收渔人之利 B、渲泄 擦边球 断章取义 真知灼见 迅雷不及掩耳 C、家具 座
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为正弦曲线.从
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 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
 It’s really difficult to ______ what he is trying to express.     A. le
 It’s really difficult to ______ what he is trying to express.     A. leave out       B. pick out         C. work out             D. make out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