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我国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我国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距离(Km)

0~200

200~500

500~1000

>1000

人口(万人)

39054

26740

33452

10344

占总人口比例(%)

35.9

24.3

3 0.4

9.4

人口密度(人/ Km2

407

201

142

21

材料2: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米)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人口数量(万)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人口比重(%)

64.9

17.2

7.7

8.9

1.4

面积(万Km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面积比重(%)

15.5

10.2

16.9

25.0

32.9

人口密度(人/ Km2)

507.6

199.9

53.2

41.8

5.0

材料3:“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贫困人口最多,总计达200万左右。至1999年,云南、贵州两省的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1)分析材料1和2,简述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状况是                         

(2)简要分析我国云南、贵州、四川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②社会经济原因:                          

(3)我国西藏的贫困发生率高达10%~20%,但贫困人口却较少,原因是              

(4)我国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较东部地区要丰富得多,是否意味着西部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比东部地区大?为什么?                           

 

 

答案

(1)人口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人口稀少(2)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山地多,平地少,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     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交通不便,资源优势难以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又由于人口增长较快,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较多(3)西藏的人口总数较少(4)虽然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但是耕地、水资源等严重不足,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远小于我国的东部地区。

 

相关题目

 “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
 “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
如图,四棱锥中, ,,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 (1)证明:平面S
如图,四棱锥中, ,,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 (1)证明:平面SAB; (2)求AB与平面SBC所成角的余弦值.            
(2009.福建检测)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国家对1.6升及以
(2009.福建检测)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国家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汽车车辆购置税实行减半优惠。从对消费的影响角度来看,实施这一措施的积极意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氧元素的得与失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氧元素的得与失               B.化合价的升降 C.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D.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
仿照划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面意思连贯的句
仿照划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面意思连贯的句子。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Mr. Jones had always wanted to make a trip into the middle of Africa to shoot wi
Mr. Jones had always wanted to make a trip into the middle of Africa to shoot wild animals. 36  first he had no enough money, and then he was married. His wife had not wanted him to37  her. At last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孟子见梁惠王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