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横岭苍茫 李御 故乡门前有座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横岭苍茫

李御

故乡门前有座山,名横岭。一道横亘于眼前且耸入云天的屏障矗立在你面前,犹如一位彪形大汉,既护住你的村庄田园,又阻隔你投向远处的目光。

开门相见,横岭就像与你相生相伴的一部分,显得格外熟络。清晨,你可以看到雾幔缭绕;午间,你会感到热烈张扬;而夜晚,你会体味到峰峦如磐,如同巨人的臂膀,环绕于你,呵护于你。 

我第一次爬上横岭的记忆已很模糊,但绝对是上山斫柴。那是寒暑假的“必修课”。从村里上山,要走很久蜿蜒曲折、山石嶙峋的山路,才能到达山顶。也是在横岭,我认识了山枣、山楂、山胡椒;认识了野猪、野鸡和野兔。一双草鞋,一副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山里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艰辛与快乐。 

一个寒暑假,天天走在山道上,我几乎熟悉了其间的每一道弯,每一块巨石,路旁的每一棵大树和路边的每一孔泉眼。饿了,摘一串野果充饥;渴了,掬一捧山泉,沁人心脾。 

上山斫柴,汗流脊背,不饿不渴之后,就一个劲唤风,当山风从胸前背后徐徐掠过,人就会觉得风是最贴心的伙伴。山中精灵莫过于风,有声响,但不声张,把爽适给你,又悄然走过,你若再唤,又会飘然而至。 

人在山里,有时想笑,有时想哭,有时想唱,有时想喊。站在山顶,吼几句刚学会的山歌,无人聆听,无人喝彩,但自己很快活,很惬意。 

山的阻隔,虽不同于锁链,但形同于门,总想推门而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我怀揣一份渴求离开小山村,走入不一样的世界,多少年后,回首顾盼,故乡与横岭却依然在我的梦中。一个人骨子里的情结也许永远牵绊于生你养你的那山、那水、那片热土。 

横岭早已修通了穿山隧道,昔日的羊肠山道已被水泥公路所覆盖。前些年,我曾陪父亲一起开车穿过隧道,去了山那边的横岭水库。一泓碧水,既可调洪,又可发电。这也算是生养我的那片土地上沧桑巨变的一帧缩影吧。

在山上,拜访过我所熟悉的一位家乡“父母官”,他在仕途正旺时,毅然辞职上了横岭,带领乡亲们种植油茶树。其中的酸甜苦辣,他知道,山民们也知道。在山寨的火塘边,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席话:“现在不缺想当官的,也不缺能当好官的。但还是缺能真心实意与百姓摸爬滚打,一起做点事的。我从山里出去,又回山里,也算是返璞归真吧。”几经风雨霜雪,如今油茶林已经硕果满园,而他却长眠在了其人生所拼力冲刺的油茶林。 

在横岭,山民朋友争相给我介绍一位来自大都市的姑娘,一位名校毕业的女生,自愿来到横岭深山的学校当教师。亲友不理解,水土不服,被毒蛇咬伤,她也没有退却。我特意去学校造访,可惜正赶上女教师去山外为孩子们购买课外读物,未能谋面,却在橱窗里读到了孩子们创作的儿歌:“山有形,山有道。你喊他答应,你走他不跑,冬去春来就不老。”“山儿高,山儿陡,山儿就像个乡巴佬。一坐几千年,高高低低都知道。”我在橱窗前徜徉吟叹,一点点走近山区老师与可爱的孩子们。 

横岭就是如此。她是沉寂的,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看天观云的老人。但在沉寂中孕育与滋养着万千生物,给你根,给你直指云天的一片天空。面对横岭苍茫,我似乎读到了很多,却又心静如水,或许这就是生活中的另一种神示吧。

(选自2015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5.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6.横岭给了“我”哪些滋养,使“我”永远牵绊于那片热土?  

7.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父母官”和都市来的大学生?  

8.请探究文章结尾处“另一种神示”的意蕴。

答案

5.①抓住不同时段横岭景物的特点;②运用排比、比拟、比喻手法,表现了横岭昼夜变化的自然之美;③表达了对横岭的喜爱和感激。

6.①历练了“我”的人生;②增长了“我”的见识;③解除了“我”的饥渴;④给了“我”精神慰藉和心灵自由。

7.①“父母官” 和大学生的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壮举,体现了横岭孕育滋养万物的大爱性格;②揭示了横岭巨变的原因,预示着横岭的未来会更加美好;③丰富了题目的内涵,使“苍茫”厚重的人文意蕴具体可感。

8.①看淡功名利禄而造福社会;②抛却喧嚣浮华而返璞归真;③追求内心宁静而大有作为;④历经人生磨难而决不退却;⑤尽力奉献而不事张扬。

【解析】

5.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这是考查学生鉴赏句子的能力。首先应明确鉴赏的对象,是局部还是全篇;然后明确鉴赏的角度,再明确答题的步骤;最后结合具体内容作答即可。“清晨,你可以看到雾幔缭绕;午间,你会感到热烈张扬;而夜晚,你会体味到峰峦如磐,如同巨人的臂膀,环绕于你,呵护于你”,从修辞角度来看,“清晨……午间……夜晚……”使用排比,“峰峦如聚”“如同巨人的臂膀”使用比喻,“呵护于你”使用拟人;从选材角度来看,“清晨……午间……夜晚……”,选用不同时段横岭景物的特点。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应认真审题,主要审两点,一是对象,也就是说要求鉴赏的是全篇还是某句、某段,如果是全篇,应从全局把握,考虑主要手法、语言特色、构思立意,如果是局部,应从选材、修辞、感官、用词、描写等角度作答;二是角度,也就是说题干有没有给出鉴赏的角度。比如本题,题干中要求“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这是针对局部设题,同时题干没有给出答题的角度,首先应考虑修辞。

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横岭给了‘我’哪些滋养,使‘我’永远牵绊于那片热土”,这是考查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先浏览文本,到题干中找到引文的内容,然后依据分值进行概括;对于本题,首先应找出“滋养”内容,然后找“‘我’永远牵绊于那片热土”的文字,最后进行概括。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1)要注意信息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主要包括:解证关系、总分关系、因果关系、本原与转折关系、前后照应关系、替代与被替代关系等,明确了信息间的彼此关系,我们才可能分清主次,准确把握主要信息,从而进行正确的筛选。 (2)要特别注意信息的标志。这些标志主要包括:顺序词(如首先、其次等)、关系词(如各种关联词等)以及提示词等。语言转换和整合能力,是指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对主要信息进行深加工的一种能力,也即答题语言的最终组织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转换说法、语言重组、提炼概括等。从解题过程上看,这是解题的最后一环,也就是“成败在此一举”的决定性一环。转换说法,也就是将作者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重组概括提炼则是依题目要求对文章从某一角度进行表述,这是一种更高层面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一定要注意如下几个角度:(1)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现在的考题一般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对准文中的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契合要求的标准答案。(2)有效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一般来说,答案要点中的关键词语和主要意思就在原文中,我们应牢牢将其抓住,进行有效的提取、剪接、重组。(3)需要高度概括的题,要把握好角度,对文章主旨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对文章的前后关联要作到心中有数,对相关信息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清楚明确。有了这几个前提才能准确答题。如《肖邦之家》的第一题。 

7.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父母官’和都市来的大学生”,首先应到文中找到所写的题干中涉及的内容,然后再看这一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与主题的关系。文章倒数第三段写到“家乡的父母官”,倒数第二段写到“都市来的大学生”,这两者有个共同点,都是具有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壮举,这是横岭巨变的原因,也预示了横岭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1)确认指定内容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而对于本题,主要应从内容上入手。(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答题模式:(1)该段文字记叙(描写、引用)…… ,(2)与上文(下文或文中的什么)……形成对比(映衬),从而突出(表现、抒发)……/或:渲染(烘托、营造)……,突出(表现、抒发) ……/或:引出后文对……的议论(抒情)。

8.

试题分析:题干问“请探究文章结尾处‘另一种神示’的意蕴”,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主要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需要分层次或者分角度作答。一般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逐层深入理解其意蕴。解答本题的时候应抓住前一句话“她是沉寂的,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看天观云的老人。但在沉寂中孕育与滋养着万千生物,给你根,给你直指云天的一片天空。面对横岭苍茫,我似乎读到了很多,却又心静如水”。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作品的意蕴是指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属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构成“意蕴”的主要方面。就主题思想来说,很多作品的思想又不是确定的,甚至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读者感受到的思想有时也是不同的。更有随着读者不同视角和层面的转换,更能发现作品的新意蕴。不过,考试中的“意蕴”是实实在在的,有明确的答案和得到答案的依据的。做探究题成功的基石是:紧扣文本,尊重文本,在文本中寻找依据,提取有效信息,通过联想把文本信息、试题要求和自己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在具体做题过程中,尤其注意三点:1.善于选择探究切入角度,2.善于进行层面切割,3.善于有序呈现结果。

相关题目

A、B、C三城市分别有某种机器10台、10台和8台,支援D市18台、
A、B、C三城市分别有某种机器10台、10台和8台,支援D市18台、E市10台.从A市调一台机器到D、E两市运费分别为200元和800元;从B市调一台机器到D、E两市运
当实数x的取值使得有意义时,函数中y的取值范围是(※).A
当实数x的取值使得有意义时,函数中y的取值范围是(※).A.≥B.≤C.D.
小明仔细观察家中的电视机、电风扇、白炽灯和节能灯四种
小明仔细观察家中的电视机、电风扇、白炽灯和节能灯四种电器,发现它们上面都标有 220V  40W 的字样,若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则产生的
等于 (     )  A.     B.   C.         D. 
等于 (     )  A.     B.   C.         D.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弥(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弥( mí )补    悚( sǒng )然     济济( jǐ )一堂      良莠( yǒu )不齐 B.追溯( sù )     矍( j
已知的平均数为a,则的平均数是_____。
已知的平均数为a,则的平均数是_____。
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铁
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用坩
7.文言文文本阅读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
7.文言文文本阅读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