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虞美人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漾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此句在词中作用是什么?
2.联系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筒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的手法及其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虞美人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漾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此句在词中作用是什么?
2.联系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筒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的手法及其作用。
1.(1)描绘了一幅杨柳如丝、细雨绵绵,迷蒙、凄消(或“阴冷”“缥缈”等)的春天傍晚景象。
(2)作用:①此景烘托山倚楼人万缕千丝的愁绪,与词人羁泊他乡凄迷愁苦的心境相吻合:②首句为全词奠定迷蒙伤感(域“阴冷凄消”)的感情基调。
2.(1)手法:反衬(乐景写哀情域衬托)。
(2)作用;词人本欲赏花遣愁,但映入眼帘的偏又是竞相吐艳的红海棠;联想到自己久滞他乡,韶华渐老,思乡自怜之情,油然而生。因此,红绿满眼的海棠反衬了词人的深重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