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崔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崔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核览,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著作郎,道武①以其工书,常置左右。道武季年,威严颇峻,宫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帝知之,辄命赐以御粥。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若此。

泰常②元年,晋将刘裕伐姚泓③,欲溯河西上,求假道。诏群臣议之。外朝公卿咸曰:“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扬言伐姚,意或难测。宜先发军断河上流,勿令西过。”内朝咸同外计,帝将从之。浩曰:“此非上策也。司马休之徒扰其荆州,刘裕切齿久矣。今兴④死子幼,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观其意,必自入关,劲躁之人,不顾后患。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如此则姚无事而我受敌矣。蠕蠕⑤北寇,人食又乏,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入。所谓卞庄刺彪⑥,两得之势也。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患;令姚氏胜也,亦不失救邻之名。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彪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

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帝遂从群议,遣长孙嵩据之。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帝恨不用浩言。

(选自《北史·崔浩传》)

注:道武:道武帝,北魏皇帝拓跋珪。泰常: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姚泓:后秦国主,羌族人。兴:姚泓的父亲姚兴。蠕蠕:少数民族,也叫作柔然卞庄刺彪:春秋时鲁国大夫卞庄曾让两虎争食相斗,待其一死一伤,然后杀其伤者。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著作郎中                                  稍:稍微,略微。

       B.道武季年,威严颇峻。                      季年:晚年。

       C.劲躁之人,不顾后患                         后患:以后的祸患。

       D.必我假道之惠                                德:感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彼不能守,终我物                    然后践华城,因河为池

       B道武其工书,常置左右               区区不能废远

       C未若假水道                              虽与俱学,弗若之矣

       D裕西入函谷,进退路穷               于其身也,耻师焉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浩博学多才,精通书法,又能坚守节操。在对待刘裕假道伐姚问题上,更表现出他长于谋划,智略过人。

       B.朝廷多数人主张阻截刘裕的军队,主要理由是刘裕伐姚不是真实意图,而是声东击西,觊觎北魏。

       C.崔浩认为刘裕伐姚并非借口,他分析了阻刘和纵刘的不同结果,但明元帝因与刘裕有切齿之仇,未作采纳。

       D.明元帝未采纳崔浩的建议,而采纳了大臣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结果在畔城被晋军打败。

4.把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宫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

   2)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扬言伐姚,意或难测

答案

1A(稍:不久)

2D(则用在假设复句中,表结果,可译作表转折)

3C明元帝因与刘裕有切齿之仇错)

4.(1)内廷许多亲近的人,都因为细小的过失而有了罪名,于是大家没有谁不逃避躲藏。

   2)函谷关是天险之地,刘裕怎么能破关西人?他声言征伐姚泓,真实的意图或许还难以预料。

相关题目

已知数列{bn}是等差数列,b1=1,b1+b2+…+b10=145.(1)求数列{bn}的
已知数列{bn}是等差数列,b1=1,b1+b2+…+b10=145.(1)求数列{bn}的通项bn;(2)设数列{an}的通项an=loga(1+)(其中a>0,且a≠1),记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试比较S
下面哪一实例可以证明微量元素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
下面哪一实例可以证明微量元素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 A.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B.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 C.
(2011年湖北荆门,7题)臭氧(O3)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
(2011年湖北荆门,7题)臭氧(O3)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单质B.稀有气体C.化合物D.氧化物
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A.洪秀全    
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A.洪秀全                  B.梁启超                   C.章炳麟               
(10分)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C、DF相交于点G,
(10分)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C、DF相交于点G,AB⊥BE,垂足为B,DE⊥BE,垂足为E,且AB=DE,BF=CE.求证:(1)△ABC≌△DEF; (2)GF=GC.
下面一段话,语序已打乱,请把它们重新整合,使之语意连
下面一段话,语序已打乱,请把它们重新整合,使之语意连贯得体。. ①古人主张“为情而造文”,就是这个道理。 ②桐城派古文家重义理、考据、辞
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齐齐哈尔第二
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时使用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明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明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宋朝)。”下列史实不能够为陈寅恪的说法提供依据的是 A.活字印刷术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