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和子由渑池怀旧① 苏轼 人生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嘉佑八年(1061年),作者赴任陕两路过渑池。其弟苏辙送至郑州,然后返回京城开封,写了《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作者遂作此和诗。②据苏辙所注·兄弟二人昔日一同应举,过宿渑池县寺舍,曾在老僧奉闲的僧房壁上题诗。③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13.诗歌最后两句回忆往昔路过渑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宋诗富于理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说理的。

答案

13.诗歌最后两句回忆二人当年赶考时“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的坎坷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二人共同经历的怀念;暗示弟弟,我们曾经经历过不少的坎坷艰难,但我们都战胜了,走过了,如今只须放眼将来,鞭策自己奋发向前。

14.①前两联用比喻说理,诗人把人生比作“飞鸿踏雪泥”,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但鸿飞雪化,很快就了无踪迹;人生也是行无定踪,充满了偶然和未知,就如飞鸿落在雪面上留下的爪迹,你不能凭借这偶尔为之的爪迹,而推断鸿飞何处。②第三联借事明理,用路过渑池县所看到的人事变化来说明事物的消亡乃自然规律,人生中偶然留下的痕迹也很快不复存在,因此不必过分在意。③运用对比(今昔对比)说理。曾经留宿的渑池寺舍人物已非,诗人以寺舍的今昔变化说明世事变化乃自然之理;兄弟二人的境况也今非昔比,昔日兄弟二人赶考路途的艰辛,与如今二人高中进士、前途光明形成对比,暗含困难终会过去,只须放眼将来,奋发向前之意。

【解析】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此题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难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尾联里的内容分析,诗歌最后两句回忆二人当年赶考时“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的坎坷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二人共同经历的怀念。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理所用的手法。这首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四句上,“雪泥鸿爪”也作为一个成语被后世广泛传诵。但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纪昀曾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所谓“唐人旧格”,大致上指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作为七律,三、四两句本该对仗,此却一意直下,不作讲求。苏轼的“泥上”二句,也可算是对仗,但其文意承上直说,本身也带有承接关系,所以是“单行入律”。“意境恣逸”的意思,就是不仅字面上飘逸,行文中有气势,而且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不求工而自工。这正是苏轼的“本色”。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如本题三、四两句本该对仗,此却一意直下,不作讲求。苏轼的“泥上”二句,也可算是对仗,但其文意承上直说,本身也带有承接关系,所以是“单行入律”。“意境恣逸”的意思,就是不仅字面上飘逸,行文中有气势,而且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答题时要注意每条中手法和分析。

相关题目

22.汉语是世界上词汇量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往往一个意思可
22.汉语是世界上词汇量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往往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如“笑”便后很多的表达方式。仿照下面周汝昌先生所写语句,再写两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已知抛物线与直线,“”是“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不同交点
已知抛物线与直线,“”是“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不同交点”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
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27--28题。 国家甲乙丙丁 城市化水平(%)90836632
I am going to tell my mother ___to go to Wuhan. A.that I want         
I am going to tell my mother ___to go to Wuhan. A.that I want              B.what I want   C.what do I want D.where I want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作答,4分) (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作答,4分) (1)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受下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 ;不
以下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由水是良好溶
以下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由水是良好溶剂      B.水能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     C.衰老细胞水分减少      D.新陈代谢旺盛
Harry visited the bookstore every week. He became such a _______ customer that t
Harry visited the bookstore every week. He became such a _______ customer that the bookseller gave him some books as presents. A. common         B. normal             C. usual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