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21分) 篱笆青青 宋长征 ⑴篱笆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21分)

篱笆青青

宋长征

篱笆青青,来自乡村的深处,青绿着,蜿蜒着,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拴住乡村的暖,拴住庄户人的脚步,拴住千里万里之外游子的心。你见过山的险峻,见过海的宽广,却不一定就见过一围小小的篱笆,纤细,温柔,一如母亲慈爱的眼神。等你走得近了,等你放下手中的行囊,你禁不住要停下来,在这小小的篱笆旁,借着篱笆青青的思绪,想起了远方的亲人。

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段小小的竹林。青青的叶子,细细的竹节,繁密或稀疏的枝条,透过去,能看见鸡的逡巡,鸭的悠闲,或许还有一条狗戒备的眼神。忽而,篱笆深处闪过一张朴实的面孔,和蔼的女主人会用浓浓的方言问你:渴了,还是累了,要歇歇脚?庄户人家的日子散乱,不过水是甜甜的。没错,甜津津,凉丝丝,你不要介意隔着竹篱递过来的青瓷大碗,井里汲取的凉水混着竹的清新沁人心脾。

竹篱内外,陌生也变得如此温馨。

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棵棵紧密相连的花椒树。尖尖的针刺均匀分布在相互交错的枝丫间,不挡风,不挡雨,却可以忠实守护好自家的小院。院子里的枣树挂满了果儿,红的青的真好看,馋煞了几个调皮的乡下小子,他们围着花椒树篱笆转了好几圈儿,就是没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这些,树篱都看见了,只是不想说,但等八月十五的当口,卸枣果儿,主人自会提了满满一篮子,东家西家,左邻右舍,哪个乡下的捣蛋鬼都能咀嚼上甜丝丝脆生生的大红枣。

花椒树上已然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小花椒,红红的,秋风里飘着麻酥酥的香味儿。

一丛篱笆可能是一串长长的豆角丝瓜架。父亲随便插了一圈小木棍,母亲在春天撒上种子。单等着春风吹,单等着夏雨下,长长的木篱笆上开满了花。有吊瓜花,有丝瓜花,有紫红如梅朵的梅豆花。要不人说乡下的母亲辛苦呢——见缝插针地打扮了一下,就给小小的农家小院牵来一篱笆美丽的花。蜜蜂嗡嗡飞,蝴蝶对对舞,偶尔也有一只小虫子躲在花篱的深处,弹起柔柔的丝弦。

繁花锦簇的木篱笆是母性乡村优雅的蕾丝花边,掩映间,羞怯不语。

红红的朝阳升起来了,一声鸡啼唱破了黎明,一刹那乡村沐浴在七彩云霞下,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流淌着多情的音符。我自散发着谷物香醇的梦里醒来,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读一首诗,像欣赏一幅画,像听一曲古典的乡情乡韵。每片叶子都是清新的,每朵花都飘散着清香。就连晶莹的露珠,一旦亲近上青青的篱笆,也会久久舍不得离去。它快乐地从高处滑落,落在低处的叶面上,又调皮地跌落在篱笆下青青的草丛里;又或许被几只早起的蚂蚁匆匆抢了去,分享着自然母亲赐予的芳醇。

花墙,当我想起这个词来,青青的篱笆把我包围在幸福的记忆中央。我知道,乡村是贫穷的,但乡村又是那样的质朴。每一个村庄有每一个村庄的气息,每一个村庄都会有几条青青柔柔的篱笆墙。春天,你推开料峭的春寒,跟墙角的爬山虎较着劲儿,和田野里的庄稼打个赌——一定要把乡村打扮成如花的女儿。秋天,你怎能拒绝篱笆上面青青红红的果实,长长的丝瓜,爬一路结一路,点缀其间;紫红的梅豆,站在最高处,像一面面飘扬在风中的旗帜。母亲呢,正忙着招呼路过篱笆门的大娘婶子:多摘点,多摘点,你看这篱笆要压塌了呢!”

平原的乡下,不见山不见水,唯独随处可见青青的篱笆。土墙呢,嫌太厚,嫌太重,让人感觉不到一丝轻松;砖墙呢,嫌太高,嫌太冷,有点不近人情;只有篱笆墙的影子,青青细细柔柔长长,像过也过不完的青葱岁月。我从乡下走来,深深懂得篱笆墙的弱德之美:不与人争辩,也不自惭形秽,只要心中永驻春天,生命的青绿会一直蔓延。

轻轻的,当我的眼神再次抚摸青青的篱笆,刚好暮色渐浓。一弯新月升起在村庄的上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屋檐上,流泻在安静的庭院中,穿过岁月那围青青的篱笆,投影在我安静的思绪里。这一生,是不是我也会拥有自己的篱墙,一丛青青的竹,或一排密密的小树,抑或一条开满春天的花墙,清与浊,真与假,善与恶,都不会轻易逾越。

我只愿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

 (选自201212月《美文欣赏》,有删改。)

10.作者在文章的第段中运用了第二人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

11.以第红红的朝阳升起来了……分享着自然母亲赐予的芳醇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6分)                              

12.文章最后一段说我只愿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简要探究其中的含义。(6分)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

A.描写的几种篱笆各有特点。竹林篱笆或繁密或稀疏,温馨清新;花椒树篱笆枝丫交错,香味麻酥酥;木篱笆繁花锦簇,优雅羞怯。

B.文章开篇点题,作者借着篱笆青青的思绪,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由此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即表达了对乡村、对亲人的怀念和敬佩之情。

C.在第段中,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繁花掩映的木篱笆给母性乡村带来的优雅感与含蓄美。

D.作者以土墙的厚重、砖墙的高大冷漠衬托篱笆墙,突出了篱笆墙的青细柔长和温情等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篱笆墙的喜爱之情。

E.作品的结尾出乎意料,似乎不在情理之中。那个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暗示我们不能破坏乡村,而要让篱笆阻隔喧嚣,守护乡村。

答案

【答案】

10.作者在文章的第(1)段采用第二人称手法入题,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表达了对篱笆墙的喜爱之情,让读者仿佛也感受到了篱笆墙的慈爱与温馨,撩拨起思念亲人的情绪。(2)同时引出了下文对篱笆的叙写。(1) (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1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了乡村早晨的美好景色,语言生动形象。比喻、排比如:把篱笆比成一首诗”“一幅画”“一曲古典的乡情乡韵,生动形象描写出花墙篱笆的优雅之美。拟人,如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露珠,一旦亲近上青青的篱笆,也会很久不舍得离去,生动有情趣。(4分)(其手法每一种2分,要有阐述,说出两种就可以得到4分)语言清新典雅,描写富有图画美。一丛篱笆,一颗露珠,几只蚂蚁,都是一幅美妙的画。(2分)

12由篱笆墙的弱德之美——不与人争辩,不自惭形秽以及打扮乡村、守卫乡村的殷勤联想到自己,让自己也能像篱笆墙一样,在生命中摒弃假恶浊,坚守真善清。与篱笆相守,实际上是守住心灵。守住心灵,就是守住内心的宁静、清洁、本真,不要让物欲膨胀了我们的内心,不要让浮躁扰乱了我们的本性。与乡村相守,就是守住乡村的文明。守住乡村文明,远离现代城市喧嚣,在淳朴的乡村尽享人情之美、本真之美,是最大的快乐。

13.(4分)B E

【解析】

10

试题分析:第二人称一般是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便于对话(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感和亲切感,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考点: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试题分析:该题是考查表现手法的,表现手法主要指修辞手法和对比、衬托、白描、象征等表达技巧。因此,平时要让学生积累表现手法作用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从表现手法的辨认和作用两方面作答。

考点:鉴赏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同学们要既得而又不忘,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关键性文句多富有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和多重义等,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

试题分析: B.第(1)段借篱笆会引起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来表达作者自己对篱笆、对亲人的热爱之情。作者身处篱笆与亲人之中,不能说是怀念和敬佩,且此情感也只是主旨的一部分。E结尾并非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从上文作者对乡村充满热爱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愿与篱笆、乡村相守到老是合乎情理的;不是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而是作者愿与篱笆、乡村相守到老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相关题目

《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城开封)近岁节,市井皆印卖
《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城开封)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不能从材料得出的结论
 Radium salts, which have been found to _____ in bones, give rise to cancers of
 Radium salts, which have been found to _____ in bones, give rise to cancers of the bone. A. pile up    B. build up    C. keep up    D. pull up  
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5个红球和3个黄
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5个红球和3个黄球,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则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 )A.B.C. 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B)0.012kg12C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C)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D)常温常压下,1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玻璃、福尔马林、淀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玻璃、福尔马林、淀粉、Fe(OH)3胶体均为混合物     ②1H+、2H2、3H互为同位素     ③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HCHO溶液
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
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右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
下列地图中,图幅大小相同,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下列地图中,图幅大小相同,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A、世界地图           B、北京市地图          C、中国地图      D、亚洲地
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据右图分析下列叙述中
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据右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咀嚼食物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方式只有神经调节       B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