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和反应的有关

(12分)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和反应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1)甲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则X溶液是  ▲   

(2)乙同学也设计完成了另一个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能够发生反应。在盛有25.00mL稀盐酸的锥形瓶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振荡,每加一滴溶液测定并记录一次溶液的pH值,直至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①写出测定溶液pH值的操作方法:  ▲   

②上图中哪个图像符合该同学的记录   ▲    (填序号)。

(3)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中,   ▲    (填“甲同学”、“乙同学”、“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能充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了反应,请说明理由:   ▲   

Ⅱ:丙学生用0.1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他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mL未知浓度的盐酸置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10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进行滴定。滴定结果如下:

滴定次数

盐酸的体积/mL

   NaOH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25.00

    2.00

20.20

    2

25.00

    1.02

21.03

    3

25.00

    0.20

20.20

    (1)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mol·L-1

 (2) 如果滴定的终点没有控制好,即NaOH溶液过量,溶液显深红色,如何补救?请设计实验方案。   ▲   

 

答案

(12分)

Ⅰ.(1)酚酞(2分)

(2)① 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间,将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2分)

     ② D  (1分)

(3)乙同学(1分)

甲同学的实验有可能是酚酞遇氢氧化钠溶液直接变成红色,乙同学的实验,随着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由小于7逐渐增大到7,这充分证明溶液中的盐酸因反应而消耗了(2分)。

Ⅱ:(1) 0.080(2分)(若0.08也给分)

(2)用上述未知浓度的盐酸进行反滴,记录所需盐酸的体积(2分)。

解析:

 

相关题目

变量满足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 A.        B.     
变量满足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08广东三校期末联考)下列关于兴奋在突触处传导的叙述,
(08广东三校期末联考)下列关于兴奋在突触处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    B.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消耗细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
手    谈 刘  军 日本人复城屯兵后,梁先生便不教书。 久
手    谈 刘  军 日本人复城屯兵后,梁先生便不教书。 久后的一日,梁文启带着个日本人登门。梁文启是宪补,进出日军宪兵队司令部如履平川,与
钠、镁、铝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若生成等质量的H2,则
钠、镁、铝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若生成等质量的H2,则反应的钠、镁、铝的原子数目之比为A.1∶2∶3B.3∶2∶1C.6∶3∶2D.4∶2∶1
“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对__________省旅游资源的概括。
“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对__________省旅游资源的概括。
如图,△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方格纸上画的
如图,△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方格纸上画的格点三角形与△ABC全等且仅有1条公共边,不同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个.
下列实验中,无法证明细胞核决定生物性状的一组实验是 A.
下列实验中,无法证明细胞核决定生物性状的一组实验是 A.黑白两种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         B.克隆羊多利的诞生 C.伞藻的嫁接实验     

最新题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