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苦 夏    冯骥才 ①这一日,终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苦 夏    冯骥才

①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袂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钻进来,把周身滑溜溜地抚动。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不明白数日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

②四季是来自于宇宙的最大的拍节。在每一个拍节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么?

③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是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后来父亲挨斗,挨整,写检查;我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是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这时候父亲那种强大感便不复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

④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惟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时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

⑤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煅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⑥在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蓬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点点头,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

⑦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

⑧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

⑨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⑩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与你相遇,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夏!

第③段写到父亲的哪两件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文中第④段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结合全文,说明下面语句表达的含意。

①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

②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

在文末,作者深情地说“我充满了夏之崇拜!”通观全文,作者产生夏之崇拜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小题1】第一件事写父亲翻身压死了蝎子,(1分)写出童年快乐(有趣)的生活,为苦夏作对比(反衬)(2分);第二件事写父亲挨批斗(1分),暗示自己的生活已经开始面临苦难,并引出下文的对苦夏的思考。(2分)

【小题2】对比,比喻。通过把快乐的时光与苦难的岁月做对比,把苦难比做夏天,生动形象地写出苦难岁月的难熬难耐。

【小题3】①音乐的最高境界不仅给人听觉的享受,更是生命的感悟。在维瓦尔第的乐曲中,“我”结合自身经历更充分感受到夏的苦涩、艰辛与悲壮。我的经历与感悟丰富了乐曲的内涵。所以“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

②体现出我感悟到苦夏的意义后,昂然的生命状态。一方面同酷暑、人生的苦难搏斗,一方面获得巨大的创造力(或“作者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一方面和酷暑搏斗,一方面获得巨大的创造力。”)

【小题4】①产生夏之崇拜的原因是,在作者看来,夏是苦难的象征;

②但苦难使人们具有承受力,并因承受苦难而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创造力量);

③可以使人们有苦涩、艰辛、悲壮的审美感受;④同时苦难到达极致,可以激发出战胜苦难超越苦难的生命力量。


解析:

【小题1】6分

【小题2】4分

【小题3】意思接近即可。每小题个3分。

【小题4】每点给2分,三点即给满分。

相关题目

一列队伍长L=120m,行进速度v1=1.6m/s.为了传达一个命令,通讯
一列队伍长L=120m,行进速度v1=1.6m/s.为了传达一个命令,通讯员从队伍排尾跑步赶到队伍排头,其速度v2=3m/s,然后又立即用与队伍行进速度相同大小的速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 13.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电
Don’t touch the book, Sally. You _____ more than one time.         
Don’t touch the book, Sally. You _____ more than one time.             A. warned        B. are warned    C. have warned   D. have been warned  
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的
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的二氧化碳体积与吸收氧气体积之比为5:3,是因为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国家八大职能部门联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国家八大职能部门联合开展的专项整治,使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权钱交易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有明显
.已知 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已知 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若数列{an}满足an+1+(-1)nan=2n-1,则{an}的前40项和为 . 
.若数列{an}满足an+1+(-1)nan=2n-1,则{an}的前40项和为 .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得抄袭材料。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根据气象学上的定义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