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

下列加点的“之”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选出不属于让秦伯退兵的理由的一项是

A.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翻译课文中的句子。

   (1)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译:

   (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

   译:

   (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译:

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1)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2)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不让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

(3)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


解析:

相关题目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点处有一正点电荷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点处有一正点电荷,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1从M点沿斜面上滑,到达N点时速度为零,然后下滑回到M点,此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剔透 哂笑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剔透 哂笑 月明风清 得意扬扬 B. 惧惮 销融 豁然开朗 随声附合 C. 戎马 神秘 莫名其妙 锐不可挡 D. 抱怨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少量的CO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少量的CO2通入到“84”消毒液中:CO2+H2O+2ClO-=HClO+CO32- B.用酸化的硝酸铁溶液腐蚀铜箔:2Fe3++Cu=2Fe2++
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
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有一个不准确的气压计(管内上方有剩余空气),玻璃管内径均
有一个不准确的气压计(管内上方有剩余空气),玻璃管内径均匀,当准确的气压计读数为75cmHg时,不准确的气压计的管中水银柱高70 cmHg,上端空气柱的
阅读科普应用文,完成下题 一般来说,动物的体形越大,它
阅读科普应用文,完成下题 一般来说,动物的体形越大,它的新陈代谢越慢,寿命就越长,反之亦然。大自然如何赋予每种生物不同的新陈代谢速度呢
2.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让
2.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让人没有料到的是,一向温文尔雅的他,在图穷匕见时竟然如此的狂野生猛。 B.尽管言辞上
在内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满足,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在内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满足,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最新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