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转以提倡过激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转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之所为。

——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家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伪说”、“罢学风潮”、“近因”各指什么?

(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有何不同?

(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发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中肯?为什么?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

(1)“伪说”指: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学说)(1分);“罢学风潮”指:五四运动(1分);“近因”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分)

(2)材料一诬蔑、敌视学生运动1;材料二支持、赞扬学生运动为爱国运动。(1分)

(3)不中肯。(2分)因为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和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2分)

(4)同: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肯定。(2分)异: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毛泽东则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2分)


解析:

相关题目

下列各组原子中,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A.原子核外电
下列各组原子中,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
清朝有位官员叫叶存仁,有一次一位手下趁夜色给他送礼,
清朝有位官员叫叶存仁,有一次一位手下趁夜色给他送礼,他严词相拒,并写下了“不畏人知畏天知”的千古警句,这表明A.自尊的人不需要去管别人是
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
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
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铁粉铜粉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  B二氧化碳一
如图5-C-6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
如图5-C-6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a浓度的氧最
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体表屏障中的化学防御B.T细胞通过识别抗原﹣MHC复合体来完成免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是 ( ) A.虽然二者是各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是 ( ) A.虽然二者是各自独立的过程,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 B.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已知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已知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以为直径的圆与交于点,则=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