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6题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6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二章)

【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A于色(              B而后  

C服以立            D得反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翻译下面句子。

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4、甲乙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具体谈谈。

5、请为甲文中的观点“生于忧患”补充一个课外事例作为事实论据。

6、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甲文的作者孟子便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请你选择百家中一种学派,完成下列表格。

学说派别

代表人物

著作

名言

答案

1A征验、表现B 明白C”D终于,最终。

2D

3、做君王的离开国家,失掉天下的原因,是说谄媚话的人太多了。

4两文都谈到了法家拂士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甲文说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文则通过宋昭公的例子具体说明了这一点。两文都谈及了如何对待过失的问题。甲文说人恒过,然后能改;乙文中的宋昭公亡而能悟,有过能改,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能写出一点并结合材料展开谈便可)

5、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6、例:兵家、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相关题目

如图所示,A为位于一定高度处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
如图所示,A为位于一定高度处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B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长方形空心盒子,且M=2m,盒子与地面
若含有4条多肽链的某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组成,那么它具
若含有4条多肽链的某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组成,那么它具有的肽键个数和氨基的最少个数分别是()       A.                       n
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母亲的情感的
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There is         with the bike. A.anything wrong         B.
 There is         with the bike. A.anything wrong         B. wrong anything  C.something wrong        D. wrong something
设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设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00mL 3.0mol/L的盐酸与5.6g铁屑完全反应转移
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缓和阶级矛盾        B.按财产多
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缓和阶级矛盾        B.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C.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D.打破血缘关系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