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纳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纳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D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答案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

【专题】压轴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由实验装置可知,本实验首先由C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CO2,产生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以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然后过氧化钠与CO2和水气反应,产生O2,用排水法收集O2,最后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解答】解:(1A为由C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产生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以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然后过氧化钠与CO2和水气反应,产生O2,由于生成的氧气中混有二氧化碳气体,应用NaOH溶液洗气,吸收未反应的

CO2气体,用排水法收集O2

故答案为: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

C

过氧化钠

CO2和水气反应,产生O2

D

NaOH溶液

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

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4)本实验的目的为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收集气体后要验证是否为氧气,为防止倒吸,应先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点评】本题考查过氧化钠的性质的实验设计,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本题注意把握实验原理和相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除杂的先后顺序和检验氧气的操作方法.

相关题目

在等比数列{an}中,若a1=,a4=4,则公比q= ;a1+a2+…+an= . 
在等比数列{an}中,若a1=,a4=4,则公比q= ;a1+a2+…+an= .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空气属于化合物 B.水银是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空气属于化合物 B.水银是单质    C.氧气属纯净物  D.大理石属混合物
将尿液输入膀胱的是                          
将尿液输入膀胱的是                                                                                       
“煤制油”的关键技术是煤的气化,而目前煤的气化主要是
“煤制油”的关键技术是煤的气化,而目前煤的气化主要是煤中的碳和水蒸气的反应:C(s)+H2O(g) CO(g)+H2(g),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所需能量是由间
It rained nonstop for ten days , completely         our holiday.    
It rained nonstop for ten days , completely         our holiday.        A.to ruin     B.ruined      C.having ruined D.ruining
单项选择。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单项选择。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Some boys are playing________ soccer on the playground.How happy they are! A.a              B.a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感动是一种养分何蔚常常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感动是一种养分何蔚常常有一些无法言说的感动。譬如看见果实坠地,从一棵树的手腕上,一枚青涩的苹果或一只熟透
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
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以及彻底水解所需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