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登采石矶①    [清]张之洞 艰难温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登采石矶①    [清]张之洞

艰难温峤②东征地,慷慨虞公③北拒时。

衣带一江今涸尽,祠堂诸将竟何之。

众宾同洒神州泪,尊酒重哦夜泊诗④。

霜鬓当风忘却冷,危栏烟柳夕阳迟。

【注】①甲午战争爆发后,张之洞由南京回到武汉任湖广总督,这首诗是他归舟经采石矶时所作。②温峤:东晋名将,曾率领水军平定张峻起义。③虞公:南宋大臣虞允文曾率军和完颜亮大战。④夜泊诗:东晋镇西将军谢尚舟行经牛渚,听到袁宏在邻舟吟诗,对他大加赞赏。

13.这首诗不似一般的登临之作,诗人不再是登临览胜,逸兴横飞,而是抒发了自己无限的感慨,你能说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感慨吗?(6分)

14.这首诗的结尾有何特色?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5分)

答案

13.①在危难中担当重任,忧虑时局;②对英雄已逝,后继无人的忧虑;③自负有救国匡时之略,恨知己难逢。

14.以景语收束全诗,前面一路走来的感慨,议论至此乃变,着以景语,景中含情,使全诗有摇曳不尽之致。诗人凭栏送目,但觉烟柳溟濛。与沉沉的暮霭、迟迟的夕阳混成一片,心情如暮色一样迷茫难消。结尾十四个字中,聚集了霜鬓、寒风、烟柳、夕阳等事物,着力烘托出凄清冷峻的情景,透露出诗人怅惘无奈的心情。

【解析】

13.

试题分析:鉴赏作者的情感要做好下列几步,(1)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2)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涵的作者的感情;(3)抓住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高线都在三角形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高线都在三角形内部B.直角三角形的高只有一条C.钝角三角形的高都在三角形外D.三角形至少有一条高在
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A.一定是一种
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x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国民全体”,其本质意义是 (  )A.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B.推翻清王朝统治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
 I wondered what difficulty he had _________ the plan? A. to carry out    B.
 I wondered what difficulty he had _________ the plan? A. to carry out    B. carrying out         C. carried out     D. with carrying out
一艘渔船位于港口A的北偏东60°方向,距离港口20海里B处,它
一艘渔船位于港口A的北偏东60°方向,距离港口20海里B处,它沿北偏西37°方向航行至C处突然出现故障,在C处等待救援,B,C之间的距离为10海里,救援
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功为零时 A.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为
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功为零时 A.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B. 物体的动能一定不变 C. 物体的动量一定不变                 D.
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
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资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