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傅介子,北地人也,以从军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傅介子,北地人也,以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语在《西域传》。至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该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下诏曰: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盗取节印献物,甚逆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众。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选自《汉书傅介子传》)

287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

B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

C介子至龟兹/复责其主/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

D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

28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楼兰,西域古国名,曾经为丝绸之路发源之地,现在只剩下古代遗迹。

B元凤,汉昭帝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社会皇帝在位时用以纪年的一种名号。

C中郎,是一种官名,为近侍之官。常称中郎将,亦通称中郎,属郎中令。

D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鐐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如宫阙

28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介子主动请缨。他认为龟兹和楼兰国杀害汉朝使者,有损大汉的威严,故在元凤年间以骏马监的身份主动请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

B傅介子善于辞令。到了楼兰,他根据已存在的具体事实,严厉指责楼兰教唆匈奴去拦截和杀害汉朝使者,结果楼兰王只好谢罪,表示顺服。

C傅介子忠于朝廷。路过龟兹时,他发现龟兹王对身边的人毫无防范心理,于是请求前往刺杀,以此举展示国威,也表现他对朝廷忠心。

D傅介子有智有勇。他依次策划了秘密会谈、设计诱惑和实施刺杀三个阶段的行动,楼兰刺杀全过程表现了他的智慧与胆识。

29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

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

答案

287B

288A

289D

290大军就要到来,大王如果没有教唆匈奴,匈奴使者经过楼兰到其它各国去,为什么不说?

在这时,大将军禀告皇上后,就派介子出发了。介子与士兵一起携带黄金财物,扬言要用来送给外国人。

【分析】

287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介子来到龟兹,又指责龟兹王,龟兹王也服罪。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龟兹王说:匈奴使者从乌孙回来,现在这里。

句中,龟兹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D两项;后断开,排除C项。

故选B

288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A项,楼兰解说错误,不是丝绸之路的发源之地,而是必经之地

故选A

289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D项,他依次策划了秘密会谈、设计诱惑和实施刺杀三个阶段的行动分析错误。刺杀的三个阶段,首先是设计诱惑,然后是秘密会谈,最后是实施刺杀

故选D

290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方:正要,就要;苟:如果;过:经过;至:到;何为:为什么。

于是:在这时;白:禀告;赍:带上;金币:黄金、礼品;

【点睛】

文言文筛选信息注意事项: 

1.通读全文,把握文意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文章的正文以及标题、作者、背景、注释等,都能向读者传递信息。文章的信息和材料有主次之分。一般来说,文章的主要意旨、主要事件或说明的主要事物,是文章的主要信息和材料;而枝蔓的事件或附带的事物,则是文章的次要信息和材料。在分析过程中,要准确把握隐含信息,先要弄清相关文字的字面含义,同时还得顾及全面,把握整体,推断时更要遵守逻辑规则。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

2.弄清题干要求,根据要求筛跳读法是筛选信息较为常用的方法。因为对一篇文言文来说,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读懂,采用跳读法,可以把不懂的字、词跳过去,来捕捉文中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议论性的文字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语言信息孤立地看是重要的,但却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面对众多的有效信息,我们要根据题干要求,正确认识信息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分析、概括和归纳,做到有的放矢。

3.剔除无效信息  我们从文章中筛选出来的信息有些往往是相似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仔细地去分析、辨别,从而剔除千扰项,得出所要的正确答案。

参考译文:

傅介子是北方人,因参军当了官。从前,龟兹、楼兰都曾杀害过汉朝的使者,记录在《西域传》里。元凤年间,介子以骏马监的身份,要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介子到了楼兰,指责楼兰教唆匈奴堵截杀害汉朝使者:大王如果没有教唆匈奴,匈奴使者经过楼兰到其它各国去,为什么不说?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说:匈奴使者刚走,将要到乌孙,取道过龟兹。介子来到龟兹,又指责龟兹王,龟兹王也服罪。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龟兹王说:匈奴使者从乌孙回来,现在这里。介子于是率领他的部下杀了匈奴使者。介子回到汉朝后,把这件事奏给皇上,皇上下诏书受于介子中郎的官职,又改为平乐监。 介子对大将军霍光说:楼兰、龟兹反复无常而不去讨伐,就没有惩罚的办法了。介子路过龟兹时,发现龟兹王对人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我愿意前去刺杀他,以此向其它各国示威。大将军说:龟兹路远,暂且到楼兰试一下。于是,大将军禀告皇上后,就派介子出发了。介子与士兵一起携带黄金财物,扬言要用来送给外国人。到了楼兰,楼兰王流露出不喜欢介子的神情,介子假装带领士兵离去,在西面的边界停了下来,派译官回去,并对他说:汉朝使者带着黄金和五彩丝绸,前往赏赐各个国家,楼兰王不来接受,我们要离开到西边的国家去了。随即拿出黄金财物让译官看。译官回去报告了楼兰王,楼兰王贪图汉朝的财物,来见汉朝使者。介子与他坐着饮酒,陈列那些财物给他看。等到楼兰王和他手下都喝醉了,介子对楼兰王说:汉朝派我秘密地和你谈一些事情。楼兰王起身随介子进到帐篷里,让其它人退避,二人单独讲话,两个壮士从后面刺杀楼兰王,两把剑穿透身体,在前胸叉起来,楼兰王立刻死了,那些贵人和身边侍从都逃散了。傅介子告谕他们:楼兰王背叛汉朝有罪,天子派我来杀楼兰王,应该改立从前在汉朝做质子的太子。汉兵马上就要到了,不要轻举妄动,一动,就会灭了你们的国家!于是介子就带着楼兰王的头回去晋见朝廷,参加商讨的公卿赞许他的功劳。皇帝于是下诏说:楼兰王安曾经做匈奴的间谍,侦查汉朝使者,发兵杀害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人,以及及安息、大宛使者,盗取节印和所献礼物,很违背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拿着汉朝使节出使,斩杀楼兰王安归首级,把它悬挂在北门智商,以直报怨,不劳烦军队。封介子为义阳侯,赏七百户人口的封地。刺杀楼兰王的士兵都委任为侍郎。

相关题目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5年4月14日,一封辞职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5年4月14日,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信只有十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评:“这是史上最具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互逆”“互否”“互为逆否”或“互为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互逆”“互否”“互为逆否”或“互为否定形式”:(1)命题“若q则p”与“若q则p”的关系是__________;(2)命题“若q则p”与“
某品牌抗菌洗手液中含有一种叫做氯二甲苯酚的成分,它具
某品牌抗菌洗手液中含有一种叫做氯二甲苯酚的成分,它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已知氯二甲苯酚的化学是为C8H9ClO,问: (1)氯二甲苯酚是由       
The teacher wondered whether those ______at the back of the classroom could hear
The teacher wondered whether those ______at the back of the classroom could hear him. A. seating          B. sit            C. seated       D. sat
A、B两个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
A、B两个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图中两条直线平行,关于A、B两个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
若∠a=79°25′,则∠a的补角是   ( )   A.100°35′  
若∠a=79°25′,则∠a的补角是   ( )   A.100°35′     B.11°35′       C.100°75′      D.101°45 
 Shelly had prepared carefully for her driving test so that she could pass it
 Shelly had prepared carefully for her driving test so that she could pass it at her first________. A.attempt                   B.intention           C.desire   
如图所示,绝缘杆两端固定带电小球A和B,轻杆处于匀强电场
如图所示,绝缘杆两端固定带电小球A和B,轻杆处于匀强电场中,不考虑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初杆与电场线垂直,将杆右移的同时使其顺时针转过90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