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中华人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要求子女常看望问候父母,也规定了单位应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B.《甄嬛传》自在各大卫视播出以来,许多观众都对孙俪的演技称赞有加,孙俪的事业也因这部剧上了一个新台阶。

C2016年江西省将在全省范围内招考490名人民警察,本次招考的对象,全部面向公安类专业毕业生(含2016年应届毕业生),不面向在职公务员。

D.曾经熟悉的村落,在城镇化的浪潮中一个个消失,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留住乡愁,保护传统村落这一“活态文化”已刻不容缓。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关联词不当,“也”改为“但”。B项中途易辙,把“自”放在《甄嬛传》前面。C项句式杂糅,或说“本次招考的对象是……”,或说“本次招考面向……”。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如C项句式杂糅,或说“本次招考的对象是……”,或说“本次招考面向……”。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B项中途易辙,把“自”放在《甄嬛传》前面。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相关题目

The place ____________ the bridge is supposed to be built should be _______ the
The place ____________ the bridge is supposed to be built should be _______ the cross –river traffic is the heaviest.    A. which; where   B. at which; which   C. at which; where   D. which;
Shelly had prepared carefully for her biology examination so that she could be s
Shelly had prepared carefully for her biology examination so that she could be sure of passing it on her first_________.     A.intention   B.attempt     C.purpose     D.desire  
2010年1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讲话中指出
2010年1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是 1 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 3 党和国家当前的
如图13甲所示,这是小明所在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如图13甲所示,这是小明所在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铁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C.标准
对于任意函数f(x),x∈D,可按图示构造一个数列发生器,其工作
对于任意函数f(x),x∈D,可按图示构造一个数列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下:①输入数据x0∈D,经数列发生器输出x1=f(x0);②若x1D,则数列发生器结束工作;若x1∈D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
反应4NH3(气)+5O2(气)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
反应4NH3(气)+5O2(气)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

最新题目